贵州切换
新闻
贵阳:聚产业引人才 调结构促发展
2013
09/07
15:29

“贵阳‘牵手’中关村,就是让贵阳的高新梦,插上中关村的翅膀。消息传来,振奋人心。”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王心福兴奋地说。

王心福的兴奋,源自贵阳“牵手”中关村即将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截至8月28日,贵阳和中关村已选定投资总额达437亿元的54个科研类、科技服务类、孵化器建设类、产业类项目进行签约。

产业集聚意味着信息的聚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配套服务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最关键的人才资源将聚集。

以朗玛为例,从创业初到上市,其在贵州的发展风生水起。然而,一枝独秀的发展格局也为朗玛带来不少难题。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贵州仍未形成集群。产业环境的缺失,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制约了人才的长远发展,成为我们引入人才的一大瓶颈。”王心福说。

产业的聚集才能引发人才的聚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由于产业环境的缺失,贵州难有与朗玛比肩的企业,而在中关村,人才往往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如果朗玛从外地引入人才,更多的选择项也能成为吸引人才的筹码。

“没有其他选项,没有合理流动,就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吸纳一个人才要比产业聚集好的地方投入更多感情、物质成本。此外,人才的合理流动,能带来新的视觉、理念和思维,对我们这类以创新为第一推动力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也能刺激发展。”王心福说。

虽然在贵州难有竞争对手,但从全国来看,朗玛仍属于成长中企业。一方面,在贵州竞争环境缺失,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朗玛还不够强大,这种不良反应对朗玛的影响不可小觑。对于朗玛来说,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不可或缺。

“贵阳与中关村合作,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竞争对手,这将改变我们高新技术产业的氛围。良性的竞争环境,不但能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能让我们从其他优秀企业中学到更多管理经验,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王心福说。

对互联网企业来说,中关村的到来,将为之插上人才聚集的“翅膀”。对于拥有“三线”建设装备制造业遗产的贵阳,中关村的到来,将会是一次“硬资源”与“软优势”的融合,在调整装备制造业结构的同时,促进科技服务业大发展。

在小孟工业园内,工业设计园的招牌下,依然是一片荒凉的空地。“工业设计园不是一家企业能做出来的,它需要产业的聚集和智力支撑。”工业设计园企业投资方贵州富巨炉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付丹说。

2011年,小孟工业园与贵州富巨开始筹谋建设工业设计园。由于贵州工业设计行业聚集度低,工业人才流失相对严重,又没有龙头企业,致使这一计划搁置至今。

“依托军工企业,贵阳工业设计有很好的基础。贵阳又有装备制造业基础,应该说工业设计大有可为。然而,现在工业设计人才大多分散在各个企业,小公司能力又不够,工业设计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付丹说。

以贵州富巨为例,开发一个炉具,需要电气、模具、材料、结构等方面的多位设计师,需要支出成本200多万元。“这些设计师是不用坐班的,等到设计新产品时才干活。”付丹说,如果贵阳工业设计集群形成,在工业设计园区内,一个炉具开发仅需成本20万元,可降低90%。

而同时,作为价值链的前端,工业设计投入低,回报高。以小孟工业园为例,到2015年,该园区将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00亿元,也就意味着工业设计需求将达到50至100亿元。

“贵阳与中关村合作,一些工业设计企业将进入贵阳,这是我们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福音,也能带动工业设计行业大发展。”付丹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