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届大赛7万人参与,“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成全国“创业创新”好榜样
六张弧形的圆桌,一直延伸到大厅的尽头,评委、选手和投资团的成员们交织成一片,若非桌上放着名牌,很难分出彼此。昨日,2016中国国际电子信息创客大赛暨“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总决赛就在这充满创客气息的世界里展开厮杀,21个闪着金光的项目轮番登场。
人工智能仿生大脑 已经和老鼠一样聪明
关于项目,本报已经报道过多次,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只说一个昨天才露真容的百亿级神经元仿生模拟体系,实在是太牛了。
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如今我们终于认识清楚人脑是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庞大智慧体系,人通过各种感官系统接触到外界后,产生大量脉冲信号让我们对世界进行认知。而且,人脑也会产生能耗,大约每小时需要耗能20瓦,大概是点亮一盏家用节能灯的能量,就可以让人脑这台超级“电脑”进行工作。
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从感知的角度来看和人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在处理信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电子计算机是通过冯氏计算法搜集和存储信息,而人脑是通过脉冲信号认知世界。电脑可以比人脑更加准确,但是所涉及的面太过狭小,处理速度也太慢,关键是太耗能。
假设有一天我们能创造出一台和人脑一样的电脑,而继续采用冯氏计算法来进行运作的话,它的耗能必定是兆瓦级别乃至更多,所以人工智能走到今天,就必须向人脑学习,通过脉冲来传递信息才能让电脑更加强大。昨天总决赛上,西井科技就现场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百亿级神经元仿生模拟系统。
“百亿级神经元仿生系统已经达到了一只老鼠脑容量,相当于人脑的十分之一。”项目投资团队上海亿石创投公司的合作人贠晓汝说,该仿生系统可以运用到模拟人脑,防止脑病变的医学领域,也可以运用到提高人工智能计算识别领域。
“贵州正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对计算的速度,存储的速度都有着很高要求,我坚信百亿级神经元仿生模拟系统和相关衍生的芯片等可以大幅度的推进贵州大数据产业大发展进程。今后我们希望将仿生芯片的价格降到100美元以下,让芯片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贠晓汝表示。
两届大赛7万人参与
云上贵州大赛最终排名结果,将在5月27日23点揭晓。
据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设置奖项五等,其中一等奖1个奖金100万元,其他奖项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这意味着进入总决赛的21个项目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同时,前12名的项目还将在27日晚间进行电视路演。
回顾上届大赛,已有92个项目落地贵州,获得大奖的前三名水资源云调度的东方祥云,货车帮以及蜂能在贵州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东方祥云已经成为国内顶尖的大数据业态公司,公司业务基本覆盖全国。
货车帮名气更大,是国内最具钱景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大量资金和大佬不断进入。
而智慧用电的蜂能,更偏重于科学研究,由蜂能和清华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共同建立重点实验室方兴未艾……
据统计,两届云上贵州大赛共吸引参赛项目2万多个,报名参赛选手7万余人,项目所涵盖的市场高达数千亿元。
而从参赛规模,参赛项目的质量上看,本届大赛已经全面碾压上届。
大赛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进入大赛总决赛中的八个项目已经解析了大数据核心业态的所有变现路径,而其他的项目则是大数据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的集中展示。
国际化、专业化、顶尖智能硬件成为本次大赛的最大亮点。
大数据是贵州的发动机 大赛是创业创新的具体实践
在云上贵州大赛总决赛的赛场上,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李颖表示,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要不断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供给侧改革,就要求对整个产业进行升级,那么升级动力从何而来?互联网+是最大的产业动能,就要求我们从机制体制上尽可能的保证互联网+这个巨大动能不断前行。
在这一方面,贵州改革创新,业已成为通过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好榜样。贵州已经建设了促进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如数据中心和助推数据开放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制度、措施,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就需要穷尽所能地将良好的基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和中国电子学会指导、支持、参与云上大赛是部省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创业具体实践。”李颖说,国家非常重视“创业、创新”双创工作,云上贵州大赛就是将新技术、新动能落实到市场为需求、应用为导向的“双创”卓有成效的工作。
“大数据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云上贵州大赛是全国推动‘创业创新’工作好榜样,好实践。”李颖表示,今后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将一如既往地帮助贵州在这方面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