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后,贵州安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焕生机,今年预计销售1万台新能源纯电动轿车。
安远的动作,折射出贵州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改革、开放、投资三大引擎共同发力,驱动全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进而实现总体趋势向好、结构调整加快、效益水平提升的“半年红”好成绩。
今年上半年的一组数据,印证了贵州工业活力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41亿元,累计增速9.7%,位居全国第三,并保持逐月回升态势;工业投资完成783亿元,增速16.7%,回升0.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
解读数据攀升背后的深层原因,皆因改革、开放、投资三大引擎马力足、后劲大。
改革激活力。贵州省通过紧抓电力改革“牛鼻子”,逐步释放改革红利。电改强化了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互利共赢,稳住能矿产业基本面。今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签约电量417亿千瓦时,占大工业电量80%以上。上半年实际完成交易电量157.8亿千瓦时,企业平均电价下降0.1286元/千瓦时,减少电费支出20.3亿元。电力直接交易推动原材料行业稳定生产,带动工业用电量、铁路货物发送量等指标好转。
开放引实力。通过实施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入驻园区企业和项目不断增多。上半年,全省工业园区新签约项目数1114个,新入园项目数1033个。电子、装备、纺织等承接转移的重点行业均实现快速增长,尤其是纺织在去年大幅增长37.2%的基础上,又实现22.6%的增长。
投资挖潜力。随着华润六枝电厂、百纳威手机生产线、贵钢短流程等重点项目“开花结果”,上半年全省新建成投产3000万元以上项目182个,预计这些项目年内可形成产值6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