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融合发展 在实践中振兴 贵州乃
2017
05/31
21:34

融合发展 在实践中振兴

贵州乃至整个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运用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从中央到地方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一直在寻找最好的方式和途径。

“非遗周末聚”活动旨在通过更加接近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非遗文化的新形式,在宣传贵州各市县非遗文化的同时,助推多彩贵州风景眼的打造。

近年来,石阡县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助推脱贫”的意见精神为主线,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方针,实施践行“百姓参与文化、全社会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理念,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收集、整理、保护了一批石阡县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申报了世界非遗“石阡说春”和两项国家级非遗石阡仡佬毛龙、石阡木偶戏以及敬雀节、悄悄年、石阡茶灯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筹建石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石阡当地的非遗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举行大型活动毛龙节,联合了一大批毛龙制作传承人和普通民众;举办“百名春官说春”活动,普及说春知识,加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加强“石阡说春”传承脉络和保护途径,全方位挖掘其文化价值内涵。

除此之外,非遗进校园活动是石阡县推出的向青少年普及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方式之一,目前在石阡县花桥中学开设春官说春课程,在石阡县民族中学开设了石阡木偶戏课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从这次“石阡非遗周末聚”就可以感受到年轻一代加入后的无限活力。

石阡县曾两次筹建木偶戏剧团,邀请付家班出山表演,每次出演都让人惊叹不已,但最后都因为历史原因解散。到目前为止坚持下来的只有花桥镇花桥村大塘的付氏木偶戏和坪山乡的饶家班木偶戏。

石阡县一直在想办法,一度掀起了一股抢救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潮。县里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与保护。

当时经过县里各方位的考量,决定把这一任务交给有民族文化特色教育的县民族中学,把木偶戏老艺人付正华、付正贵、付正文请来,学校选调一批专业相近的教师来学习,老师学会了,再教学生,这在当时普遍认为是最合适的传承模式。

然而木偶戏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和传承方式,需要的学习周期非常的长,难度也非常的大,不是几个月或是半年就可以学成的,因为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最后没有坚持下来。

刘超是个特例,辞职专心学习,之后在民族中学任教,两面都能兼顾,也并没有太多的生计负担,加之本身对木偶戏的有一种喜爱之情,传习也就相对变得顺利一些。

而封万明曾经教授过的150多名学生中,有一小部分开始尝试走职业春官这条路,是非常值得欣喜的,非遗文化后继有人,就有传下去的希望。

石阡县的非遗文化资源留存非常丰富,值得一看的东西非常的多,县相关部门对非遗文化的投入很大,做出了石阡的特色,也充分展现的石阡的魅力。

此次“石阡非遗周末聚”活动对石阡做了极好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石阡,了解石阡,说不准今天种下的因,将来就能结出灿烂的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