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朝阳,我们豪情满怀!沐浴春风,我们倍感荣耀!经过二十年奋斗的开发区,形成集军工、制药、汽车、机械、化工、酒类、食品等产业于一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试验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正在提升。
现在,开发区正处在"抢抓机遇,提速发展,奋力赶超,强区升位"的改革开放关键时期。要把开发区建成一个"产业集聚、功能分区、商务流通、宜居宜商、文明开放的安顺市西部新城",力量从哪里来?这就需要全区上下非凡的凝聚力,需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冒、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团结实干,激发内部活力,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打造经济发展新速度,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打造宜居宜商新环境。
近年来,按照"城市道路修到哪里、城市管理就要延伸到哪里"总体思路,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满意在贵州"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领导高度重视。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听取创建工作专题汇报20余次,研究部署创建工作13次。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城区重要节点、镇(办)调研创建工作,现场办公,研究对策,着力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投入力度加大。加大对人员、资金投入,改善城区面貌。一是针对环卫工人严重不足的实际,招聘100名环卫工人,增强城区的环卫保洁力量。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2012年共安排11403.5万元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其中:城区道路建设投入6850万元,购置环卫设施投入260万元,新增其它基础设施投入1948.1万元,园林绿化投入2345.4万元。通过一系列的基础性投入,使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
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开展环境卫生及扬尘治理集中整治。一是调整环卫工人作业班次,并加配5台电动巡回保洁车,提高保洁效率;二是在城区重点路段和节点设置扬尘治理点4个,派专人执勤。三是扬尘治理巡逻车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严肃查处车辆带泥上路;四是增强洒水车和高压冲洗车每天作业密度,确保城区主干道雨天无泥水、晴天无扬尘。
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和网吧经营秩序。督促职能部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和网吧治理力度,成立行业协会,加强经营场所安全、规范、合法经营,防止未成年人上网等行为的发生,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集中整治城区干道围墙。对城区主干道沿街围墙进行统一模式、风格、颜色粉刷,有效治理沿街广告杂乱无序,突出整体美观。
集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对城区内道路所有标识、标线进行重新标明和补画;增加交通监督员,积极配合交警,加强对车辆乱停乱放治理。
打造门头广告示范街。对区内学院路和兴伟家具城商铺的门头广告进行集中整治,将门头广告底板全部更换为铝合金镏金材质的板材,从而达到美观、整齐划一的效果,使门头广告杂乱无序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集中整治农贸市场、摊点和劳务市场。通过对菜场、夜市、沿街商铺、劳务市场的集中整治,使玉龙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得到有效遏制,南马夜市摊点得到有效规范,沿街商铺撑棚打伞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劳务用工市场更加规范,市容市貌较大改观。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认同感,提高群众满意度。制作创建工作宣传片在南马广场、华联超市LED屏上进行滚动播放,在交通沿线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8块,印制、发放《告市民书》5万余份,制作、发放志愿者红帽1000顶、"三创"袖章200个,坚持开展创建工作"周周行、季季行"志愿者活动。积极对外宣传创建工作,在编发简报、信息的同时,踊跃向省、市宣传媒体投稿,本年度被《安顺日报》刊载稿件10余篇,专版2期,安顺电视台专栏宣传5期,报送印发工作简报178期。
创新工作思路,开展"五创"村居活动。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在全区100个村居开展以创文明、创卫生、创无毒、创平安、创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五创"村居活动,通过增比进位激励机制,使创建工作真正深入农村、深入社区。
近日,记者来到开发区采访,无论是走进工厂、机关、学校、社区、村寨,还是便民利民服务窗口,处处都感受到一股文明清风扑面而来,社区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乡村秀美景色迷人,文明服务窗口笑迎光临,热情、好客、奋发向上的开发区人正喜迎着来自四面八方宾客的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