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气袭人。然而,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却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作为国产化核电装备产业的一家中型企业,就在前不久,该公司拿到了国内各核电项目设备铸锻件及构件的制造订单,员工们正感受着企业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在遵义市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旗下的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正是一家为国内核电产业发展而默默耕耘的企业。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民用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新力公司是国内目前少数拥有民用核电安全设备生产许可证的专业铸锻企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公司为我国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生产的泵、阀门类核级不锈钢铸锻件,质量已达到法国RCC——M核岛不锈钢铸锻件技术标准,曾获得了“核电先锋”的称号,其制造工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新力铸锻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从当初的年收入不到1000万元,到现在的4亿多元,作为一个具有区域军民结合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新力铸锻公司只是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诸多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一个典型。如今,该产业园已形成产业集群,入驻企业40多家,以核电产业、铝工业技术装备、石油仪器、精密齿轮、液力变速器等为代表的一批支柱民品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的全力培植与帮扶。开发区诞生于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1992年,从初创时的寂寂无名,到如今的声名远扬,走过了20年“化蛹成蝶”的嬗变历程,迎来了意气风发的黄金成长期。
近年来,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始终牢固树立项目至上的理念,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深化工业经济改革,加大工业经济投入、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打造良好生产环境,按照“一区多园”的构架,通过加快航天高科技产业园区扩能增量、外高桥工业园区提质发展和董公寺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积极推进长征工业园、海螺工业园和核装备基础件工业园建设,带动了区内产业的迅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大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大跨越的发展之路,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当仁不让的排头兵。2011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7.4%;工业增加值完成61.6亿元,同比增长27.2%;工业投资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55.6%;完成电煤保障任务10万吨,实现了“总量不断增大、水平稳健提升、结构逐步优化、速度持续加快”的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