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结合金阳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现就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迫切任务
1、深刻认识金阳新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市强力推进金阳新区开发建设,经过8年的努力,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一批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4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新型现代化城区雏形初步显现。随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移,金阳街道办事处、金华镇、朱昌镇划入金阳新区管辖范围,金阳新区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以贵广快速铁路为标志的7+2国家、省、市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的全面启动,金阳新区开始步入大提速、大扩容、大发展的关键阶段,进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
2、深刻认识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阳新区的建设与发展事关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事关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近几年来,我市的市情和金阳新区的区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金阳新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金阳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日益迫切,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金阳新区改革发展步伐,及时调整目标任务,完善发展规划,促进金阳新区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上“走前列、做表率”,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3、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和切入点,大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统筹城乡发展。2012年前,全面实现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的目标。2013年前,基本建立行政区管理体制,在全面完成建设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基本完善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配套和生态产业布局,建立合理的生态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2009年——2013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聚集人口30万以上。2013年——2020年,基本完成金阳新区198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配套建设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努力把金阳新区打造成为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新城区,强力推进金阳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健康发展。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管理职能
4、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金阳新区管委会要加快申报行政区工作,设立完善相关职能机构,逐步向行政建制区转变;全面加强198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内的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规划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强化人事管理。市直部门派驻金阳新区的机构接受派出单位和金阳新区工(管)委的双重管理,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命、调迁须征求金阳新区党工委意见。改革金阳新区人事制度,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制、轮岗制、部分岗位聘任制等人事管理制度。
6、加强行政委托。市直人事、建设、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人防、劳动和社会保障、林业绿化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授权或委托金阳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行使市级相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职权。金阳新区管委会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相应的窗口统一审批办理区域内排污许可证、拆迁许可证、房屋所有权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证照。金阳新区城市综合执法职权由市城市综合执法局金阳分局履行。
7、完善财税征管体制。金阳新区按行政区理顺财税体制、财政收支、转移支付等工作。2012年前,对金阳新区管辖范围内实现的收入,继续全额留给金阳新区用于机构运转、开发建设和债务偿还。凡属于金阳新区管辖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金阳新区税收管理部门统一征税。市直各部门在安排上级部门下拨、转移支付的各类经费时应将金阳新区视为行政区进行统筹考虑。
8、推进企业改革。贵阳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实行与金阳新区管委会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9年4月前,在目前贵阳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贵阳市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还贷,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组建的贵阳市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金阳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做好金阳新区规划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等工作。
9、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建设,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新格局。支持贵阳市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采取BT、BOT、TOT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加快资金循环。
四、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0、大力发展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按照《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8—2020)》的要求,从2009年起,启动11平方公里物流园区、市场带规划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贵广快速铁路配套物流商贸园区建设。2012年建成金阳物流园区并投入使用。鼓励企业在金阳新区内发展配送型、产业基地型、行业分拨型等多种物流体系。鼓励在金阳新区开发建设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特色商业街区、汽车4S店、专业市场等大型商业设施。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店、社区商业、特色餐饮、茶楼、酒吧、美容美发、洗浴、休闲娱乐以及小超市、小百货等便民服务业。2013年前,建成100万平方米以上各类商业购物中心。
11、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发展商业办公楼宇经济。鼓励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和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企100强企业及境内外上市公司入驻金阳新区。引进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及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2013年前,引进建成10座以上企业总部大楼。从贵阳市其他区(市、县)迁入金阳新区的企业总部,由金阳新区统一征收企业应缴的税费后按照一定比例补偿给企业总部迁出的区(市、县),具体比例由金阳新区管委会与相关区(市、县)协商。
12、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会展会务服务业,积极扶持创意设计、3G网络游戏、动漫、广播影视、高科技广告制作、网络传媒等文化、科技、体育、观光旅游产业和项目。2009年启动体育公园建设。2010年完成奥体中心一期工程。2011年完成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2012年前,建成覆盖金阳新区40平方公里的无线互联网络。2013年前全面完成奥体中心、体育公园、观山公园、十二滩公园、“文化山”等项目建设。
五、实施民生计划,强化社会管理
13、全面实施民生计划。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鼓励辖区企业招用本地农民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农民拆迁安置房规划建设,改善金阳新区居住条件。扩大社会保险在金阳新区企业、居民、农民中的覆盖面,提高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人口参合率。设立金阳新区社保和医保中心,启动金阳新区职业学校建设,引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加大教育投入,将教育事业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制定金阳新区2009年——2013年教育发展规划。每年新建或改(扩)建1——2所标准化中小学,确保金阳新区内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建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各1所,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新建1所高中。设立贵阳一中金阳班,招收具有金阳新区户籍并且在金阳新区实际居住和就读的学生。到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
14、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社区建设、基层民主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建设法制型和服务型政府,推进依法治区。重点加强通往金阳新区地段的治安巡逻,严打“两抢一盗”,创建无毒社区。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六、贯穿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规划管理
15、科学调整和修编规划。按照《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制定198平方公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金阳新区各层次规划、专项规划、专业规划相互衔接的生态文明城乡规划体系。结合金阳新区范围扩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划定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2010年上半年完成金阳新区198平方公里分区规划方案编制。启动中心环北线、贵金线、北京西路道路两侧产业布局规划和组织实施。
16、严格规划管理。坚持依规办事,重大规划按程序报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审定。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听取各方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按照审批的规划开发建设,严禁随意调整规划。
七、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17、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加强对公园、绿轴线、湿地、绿地、植被及森林资源的保护,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案件,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治理各种污染,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加快修复和重建。抓好金阳新区管辖范围内百花湖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支持和发展各种生态环保项目、替代产业和替代能源。力争2013年前在金阳新区内建成5个节水型、节能型绿色社区;完善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100%。
18、畅通新老城区交通。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金阳新区公交客运服务网络。加强市客运行政主管部门与管理机构对连接新老城区的交通以及区内公共交通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以政府为主导,实行市场化运作,尽快在金阳新区设立公交分公司,增设定点定时、封闭运行的快速公交线路。
19、实行“整脏治乱”长效管理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环境卫生、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的规范化管理。规划建设一批公厕、小市场等便民设施。规范户外广告、街景照明及亮化工程设施等审批管理,严格按照审批的规划方案统一设置。加大社区绿化、山体公园的建设以及主干道沿线立体绿化、美化。全面打造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示范区。
八、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市化率
20、促进城乡一体化。2010年前,力争将辖区范围内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农民可暂时保留原土地承包权及相应的农村居民有关待遇。鼓励农民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采取联合或以土地入股形式,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在指定区域修建集中居住区或兴办产业。到2013年,金阳新区40平方公里范围内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并逐步向198平方公里推进。
21、加快“村改居”步伐。2012年前完成金华镇和朱昌镇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工作;2013年前完成辖区范围内所有村改居工作,并根据人口居住情况相应设立社区居委会和公安派出所等机构。调整和规范辖区范围内地址名称,展示金阳新区城市形象。
九、加大政策扶持,注入发展活力
22、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机制。凡在金阳新区实施的列入实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招商引资产业项目等重大项目,可纳入市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
23、鼓励公建配套建设。观山公园、奥体中心、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文化体育等重大公建配套项目,继续享受市政配套费减免优惠政策。
24、保障土地供应。在安排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要向金阳新区倾斜,优先支持金阳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生态产业项目。
25、支持生态产业发展。金阳新区管委会定期制定和发布《金阳新区重点扶持发展产业目录》。对符合目录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物流业等生态产业项目,其建设发展用地基准地价参照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进行招拍挂;对其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可给予一定补贴。
26、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金阳新区地方财政每年要安排1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金阳新区重点发展产业项目,一定5年不变。
27、优化投资环境。对于入驻金阳新区的企业,除国安、纪检、司法、环保等部门依法进行的检查外,未经金阳新区管委会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一律不得随意进行检查、评比、收费和
罚款。
28、鼓励商业地产开发。凡在金阳新区从事商业地产开发且注册登记纳税的企业,按实现开盘销售产生税收时计算财政奖励起止时段。
29、提升金阳新区城市建设品位。金阳新区范围内批准住宅用地中的三类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比例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平衡。
30、鼓励在金阳新区购房。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凡在金阳新区团购商品房的,经认定可给予一定购房补贴。具体认定标准及实施细则由金阳新区管委会负责制定。
31、加快金阳新区房产流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与金阳新区工(管)委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金阳新区房产流转的相关政策规定。
十、提高执行能力,完善协调机制
32、提高执行力。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重大事项和任用干部的决定程序。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执行力。
33、推行绩效管理和问责制度。制定金阳新区建设发展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将责任细化到每一层次、每一岗位。以公众评价为基础,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金阳新区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按照《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的通知》(筑党发〔2008〕38号),完善党政领导问责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
34、构筑廉政防线。建立健全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的反腐倡廉体系。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杜绝各类违纪违法现象。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对重大工程、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和监督。
35、完善金阳新区建设发展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支持、参与金阳新区的建设发展,加快由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项目进度。金阳新区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项目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范围。市直部门要继续支持、全力配合金阳新区建设发展。加快与三桥马王庙片区、白云区、清镇市、高新开发区等周边地区的连接和成片开发。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共建合力,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