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贵阳市清镇市招商局
2013
05/17
16:18

清镇位于贵州省中部,距省城贵阳22公里,面积1492平方公里,辖4镇6乡(其中3个民族乡),总人口50万,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2%。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管辖,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市、区)清镇之一。

交通运输

境内有贵黄高等级公路、贵州省目前为止最好的,也是标准的第一条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清-镇(贵阳清镇-安顺镇宁)高速,以清镇作为起点,并穿境而过、321国道、320国道、站织公路和湖林铁路支线在境内纵横交错;同时,清镇是省城贵阳的西大门,是通往云南、四川、广西和省内安顺、兴义、六盘水、毕节及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百里杜鹃等景区的必经之路,是贵州西线旅游第一站。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456万吨,比上年增长7.24%。完成旅客发送量112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3%。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555万元,比上年增长50.68%;电信业务总量19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5%。

经济发展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6.46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7223万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21575万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5853万元,增长16.4%。三次产业比重为11.13:52.01:36.8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110.7亿元,同比增长5.12%。财政总收入完成84948万元,同比增长19.3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749万元,同比增长2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6亿元,同比增长2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25亿元,同比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73.71元,同比增长9.0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11.23元,同比增长17.21%。我市在全省23个经济强县中,排名从第16位跃居第13位,西部百强县排名由第98位上升到第96位。

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1.56亿元,同比增长8.4%,预计能耗同比下降16.5%。完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45.1万吨。中国华电清镇塘寨电厂2×60万千瓦机组项目“四通一平”已完成;清镇80万吨氧化铝建设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山东枣矿配煤基地建设项目总部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站街煤矿主井、副井、风井已贯通;新店东、西矿已获省发改委路条;贵州华能焦化四号焦炉项目、清镇劲同铝矾土综合项目开工建设;贵州美丰化工年产30万吨复合肥环保项目进入设备招投标阶段。

根据《2011年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克服特大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既定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706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4659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64715万元,增长28.5%;第三产业增加值491324万元,增长16.1%。三次产业结构为9.79:48.24:41.97。人均生产总值达24972元,同比增长20.8%。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4514万元,比上年增长53.4%。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59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04%。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109322万元,增长137.23%,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732万元,办公楼投资1914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482万元,其他投资37245万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1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限额以上完成4608.6万元,比上年增长22.3%;限额以下完成213531.4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0745.6万元,比上年增长2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394.4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全年外商投资项目2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98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 91项,项目计划投资总额4112121万元,实际到位金额 540071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36万户,比上年增长10.9%;移动电话用户34.17万户,比上年增长31.9%;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22万户,比上年增长49%。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 340.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8.85%;国内旅游收入24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 43.96%。接待海外旅游人数5765人次,比上年增长54.93%,其中外国人旅游152人次,占2.64%;港澳同胞旅游3546人次,占61.51%;台湾同胞旅游2067人次,占35.85%。旅游外汇收入108.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38%。旅游总收入24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86%。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30377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405万元,比上年增长4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2828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6847万元,同比增长10.3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0425万元,同比增长20.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3277万元,同比增长12.5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4193万元,同比增长6.71%;中长期贷款余额345198万元,同比增长17.39%。全年安排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748万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0项。组织实施省、市科技项目12项。全年高等教育招生712人,在校生1998人,毕业生461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70人,在校生3407人,毕业生904人;普通高中招生3391人,在校生8766人,毕业生2479人;普通初中招生8167人,在校生24540人,毕业生7873人;普通小学招生5552人,在校生36970人,毕业生853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007人;特殊教育招生7人,在校生64人。全市有广播电视台1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量5万册。广播人口覆盖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市2011年末拥有卫生机构75个,其中:医院13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医务所室12个、诊所34个、门诊部1个、保健院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校1个。卫生机构床位1304张(包含医院、卫生院、门诊部),卫生技术人员1358人,医生544人(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公交运营车辆31辆,运营线路总长度59公里,公交客运总量598万人次。城市出租汽车175辆。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2.5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达到145公里。全年供水总量712万立方米,售水总量462.8万立方米,其中公共服务用水46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416.8万立方米。2011年末有煤气用户19252户,其中家庭用户19088户。全年煤气供气量918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气268万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为优或良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0%,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66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6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为0.029毫克/立方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内;地面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状况,城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2011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6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98公顷,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8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75平方米。全市年末户籍总户数为150127户,户籍总人口为5164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06730人。年末全市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为46.96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增长0.34 %。全年人口出生率12.62‰,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6.32‰。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1.2元,比上年增长16.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7%;农民人均纯收入6897.5元,比上年增长26.25%。全年城乡统筹就业人数达11500人,比上年增长40.55%,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25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6203人。新增就业人数5035人,比上年增长38.5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8%。全市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62万人,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在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54万人,比上年增长10.28%,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8万人,比上年增长2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7万人,比上年增长9.6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7万人,比上年增长3.77%;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73万人,比上年增长3.3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3万人,比上年增长37.6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55万人,比上年增长 17.62 %;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34万人,参合率达97.01%。全市城乡各级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共12个,有床位192张,年末收养人员83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5个;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8098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980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4118人;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总人数达到1983人;全年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10.2万元,受益人数达900人次。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4人,比上年上升20%。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3起,死亡14人,同比分别上升160%和180%,全年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1]

工业发展

清镇是贵州重要的工业基地。境内有中央、省、市属大中型企业近20家(其中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公司为“全国化工500强企业”),集化工、能源、磨料、磨具、纺织、冶金、采矿于一体。红枫发电总厂(含猫跳河7座梯级电站)、清镇发电厂、东风电厂等,年发电量达143亿千瓦小时,使清镇已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区。清镇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铝土矿、赤铁矿、硫铁矿、煤、大理石等30多种,其中铝土矿是贵州铝厂主要的矿源基地之一;猫场矿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2.1亿吨,是目前全国已知铝土矿中最大的连片矿区。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00853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6%。

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3%,重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71%;国有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03%;股份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08%;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4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9%;高新技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82%。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84805.6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利税总额40168万元,比上年下降6.82%。工业产销率达91.58%,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3862万元,比上年增长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1.6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6456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92%。

农业产业

201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4659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719公顷,比上年下降0.39%;蔬菜播种面积17291公顷,比上年增长12.21%;烤烟播种面积2728公顷,比上年增长3.84%。受干旱影响,全年粮食产量79028吨,减产41%。其中夏粮产量12791吨,减产3.76%;秋粮产量66237吨,减产45.1%。主要农产品中,蔬菜和油料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8.18%和36.37%。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08公顷,比上年下降37.73%。

全年肉类总产量31213吨,比上年增长1.68%;牛奶产量10188吨,比上年增长51.36%。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34%;全年实现机耕面积9850公顷,比上年增长34.3%;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6394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591万吨,比上年增长2.83%。

种植业结构调整全面展开

①水稻优质率大幅度提高。种植以金优系列、新香优系列等为主的优质稻83034亩,占水稻种植面积94793亩的87.9%;

②玉米优质率明显提高。种植以兴黄单89-2、安单136、华玉4号等优质硬粒型黄玉米95300亩,占玉米种植面积121380的78.5%;

③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一是围绕把我市建成贵阳市副食品基地的目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展专业蔬菜生产,今年全市与专业蔬菜种植面积已达9000亩,其中卫城东门、新店鸭池河、红枫青山、百花萝卜哨等专业菜地已形成规模,大宗蔬菜生产不仅满足了我市的需求,还大量销往贵阳市场,生产的大葱、牛腿南瓜、特色蔬菜等品种已占领了贵阳菜市的一席之地。二是围绕“弯仔”泡菜厂所需原料,在王庄、卫城等地实行订单农业建成8000亩的加工菜生产基地;三是破季蔬菜生产得了突破,栽种的荷兰豆、棒豆、莲花白等近期即可上市,涉及面积5000亩。

④经济作物比重逐渐增大。一是今年全市栽种向日葵1800亩,花生 1200亩;二是围绕雹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申请贵阳市财政贷款100万元,安排栽种大蒜8370亩;三是油菜种植在优质下功夫,种植以油研7号等为主的优质油菜 93205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94%;

⑤订单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一是围绕红枫芦荻精米加工厂,实施订单优质水稻10000亩,涉及农户近4000户,按国家保护价上浮0.1元/斤进行收购;二是依托“弯仔”泡菜加工厂,发展订单蔬菜种植8800亩,签订订单1553户,涉及的主要品种有胭脂萝卜、洋姜、生姜、豇豆,大蒜等,其收购保护价为:胭脂萝卜0.15元/斤、洋姜0.25元/斤、豇豆 0.6元/斤,大蒜0.62/斤;三是在红枫平寨村发展荷兰豆种植,实行合同收购,今年是第一次种植,面积为 266.7亩,涉及农户245户,签订收购合同245份,其收购保护价为2元/斤:

⑧积极完善大冲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的建设,现该示范园已初见成效,为促进我市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发挥了积极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⑦切实抓好鲜果生产。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今年我局在犁倭等地共种植以艳红桃,布朗李为主的果树3650亩。

畜牧水产业结构调整着眼于农民增收

一是大力推广猪牛羊品改技术,在10乡镇建成了猪牛品改点, 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设施,去年以来,完成了猪牛品改3500头,在提高猪牛肉品质上迈出可喜一步;山羊杂交改良工作已经在红枫湖镇民联村新院村民组启动,现已配备改良设备一套,实施山羊输精配种2只;二是大力提倡肉牛人工授精,在巩固流长腰岩肉牛基地的同时,积极发展犁倭.王庄.站街等乡镇的肉牛生产。今年大牲畜出栏可达l万头以上,较上年可增加出栏2000头。三是加快生猪基地建设。采职专业大户饲养与农户分散饲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展生猪生产,今年生猪出栏将超过207头,较上年增加出栏2万头,存栏可达18万头;同时加快仔猪繁育体系的建设,为仔猪自给打基础,现卫城富园仔猪场、红枫芦荻仔猪繁育基地已初具规模,全市年产仔猪已超过2万头。四是依托欧盟奶援项目建成的奶牛示范场,加大宣传和示范辐射,积极鼓励农民饲养奶牛。2001年,基地十农户奶牛已发展到300余头,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50头。五是在中八鸿兴蛋鸡场,后午乌骨鸡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下,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禽蛋生产,今年全市可出栏家禽100余万只,较上年增加出栏20万只,生产禽蛋2500吨以上;在中八鸿兴蛋鸡场的示范带动下,现周边村民的养鸡积极性较高,其中红枫中一村成立了养鸡协会,农户同养鸡场达成供鸡苗和服务协议的有近100余户。六是结合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作,由水产局负责,建成了年产种兔300余只的种兔场一个,为我市养兔业的发展开了头;拟建的20万只种鹅孵化场一期工程已完工,为年出栏1万只的红枫民联、右七种鹅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保证。七是渔业生产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为了保护好红枫湖、百花湖的水质,在近几年的时间内,网箱养鱼将逐步被取缔,我局针对这一情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充分保护好水质的前提下引进了贵州省贫开公司大水体养殖鲢鳙鱼项目和银鱼养殖项目,弥补了撤除网箱养鱼带来的损失。现银鱼养殖水面近6万亩,鲢鳙鱼养殖2万余亩,联系着沿湖的上千户农户;同时,积极发展稻田生态养鱼,2001年已实施了5000亩,普遍受到农民的欢迎。从产量看,今年我市鱼产品产量可达1000万斤,较上年可增加400万斤,其中银鱼产量300万斤,鲢鳙鱼250万斤,稻田鱼100万斤,池子、网箱养鱼等300余万斤,再加自然生长鱼类可达1000万斤以上。

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沼气工程是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增收工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举措。市委、市政府将该项工作列为2001年拟办的6件实事之一,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局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的技术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沼气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紧紧围绕“五个结合”即沼气池、改圈、改厕、修路和稻鱼工程相结合,“六个配套”即养猪、养鱼、养鹅、种粮、种果、种菜配套实施,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截止11月20日,全市动工建沼气池1020口,竣工1013口,产气908口。召开村组干部群众会、技术培训会52次,办宣传栏8期,张贴大小标语20幅,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放映沼气建池录相12次。同时,聘请专家对各乡(镇)分管领导和农技干部进行培训。

贵阳市清镇市招商局

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

电话: (0851)2512136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