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文化富矿过穷日子,是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正成为乡村振兴、村民脱贫的新引擎。贵州省黎平县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境内侗族文化资源丰富,该县对侗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成为县域经济的亮点,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依靠文化产业脱贫致富的一个样本。 ——编者
贵州省黎平县位于黔湘桂三省交汇的侗疆腹地,是神秘神奇的“侗乡之都”,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聚居侗、苗、瑶等14个民族。这里侗文化元素最为齐全,保存最为完整,是“侗族大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
近年来,黎平县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引导、促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以传统侗族手工艺、侗寨旅游为代表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太震撼了,太精彩绝伦了,阵容如此庞大,展示的非遗文化内容如此之多,让人大开眼界。黎平侗年的魅力,就是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在黎平县举行的侗文化巡游互动活动中,一位来自上海的吴先生这样说。
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是侗年,自2010年开始,每到侗年,黎平县就会举行侗文化巡游互动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成为全面展示侗族文化的舞台。芦笙、侗族大歌、琵琶歌、侗戏、牛腿琴歌、侗族刺绣、侗族武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据了解,近年来黎平县着力抢占侗文化制高点,积极开展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及收集整理、申报、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累累。该县拥有1项世界级、6项国家级、14项省级、12项州级、5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名州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73名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传承好民族文化,黎平县相继在岩洞镇铜关村、永从镇九龙村、永从镇中罗村等村寨开办了侗族大歌传习所;在洪州镇平架村、小寨村,尚重镇西迷村等开办侗族琵琶歌传习所;在龙额镇登晒村、茅贡镇腊洞村开办侗戏传习所。
先后组建了岩洞农民侗族大歌队、平架琵琶歌队、十八寨花腔歌队、地扪侗戏队等民间团队。
全县形成了全民学侗族大歌、传承侗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侗都黎平颐养胜地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增强了县内各民族人民对本土文化保护的自信心,形成了民间文化自我良性循环发展的良好势头。
民族手工艺迎商机
被誉为“芦笙第一村”的黎平县地坪镇培利苗寨有芦笙制作师38名,芦笙制作已成为该村经济主导产业,其制作出的芦笙,声音洪亮、音色优美,各个笙管音阶音准不差分毫。由于精湛的芦笙制作技艺,使得培利苗寨的芦笙,斩获了无数芦笙比赛第一名的锦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平均三天,每位工艺师傅可以生产出大芦笙1至2把,单价在300元到350元不等;小芦笙3至5把,单价在60元至80元不等。而这些芦笙的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
45岁的石成英是寨子里获奖最多的芦笙制作师。在他家的板壁上仅获得“第一名”的奖旗就有14张。石成英父子三人制作的芦笙声音震撼、响亮,十里开外都能听见。深受桂、黔、湘苗侗群众的喜爱,去年他家销往广西融水县大苗山的芦笙就有1200把,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
“人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全寨104户、199名劳动力,无论男女,各尽其能。在这104户中,以38名芦笙制作师为中心,余下的劳动力,为芦笙制作师寻找原材料。砍一根小的芦笙竹子平均工钱是2元,一天做下来,每人每天平均工钱可以在300元以上。随着培利村芦笙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这里的每户村民平均存款在20万元以上。
一个边远、交通不便的寨子,靠自己精湛的技艺,走出了一条民族工艺致富的路子。
在黎平,民族手工艺项目多、技艺精湛。为了让这些传统民族手工艺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真正发挥富民“富矿”的作用,黎平县推动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市场转换,开发设计了一批具体黎平特色的文创产品,推动了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实现旅游商品化。创意研发旅游品达200余款,侗品源靛染、彦婷手工、定八服饰等成为创业典型。同时还推进企业到深圳、北京、贵阳等地参加高端平台的展销,充分发挥了文化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
肈兴侗寨“侗品源”公司可谓是黎平县民族文化产业的翘楚,通过改进侗族传统工艺,创作了“织,染,香,绣”四个系列商品,取得“侗品源”“嘎老”“男耕女织”三个商标,获得侗族豆染技术的发明专利和新型豆染生产装备专利以及6项外观专利。
目前,侗品源公司在黎平古城翘街、肈兴侗寨、黎平县政府统一规划打造的电商大楼均建有分店,在西江、宁波、贵阳、桂林都设有自己的销售网点。
民族文化企业的茁壮成长带动了村民的脱贫致富。
现年51岁的丁明焕是九潮镇定八村一名侗族刺绣传承人,多年来,丁明焕一心扑在侗族刺绣上面,将自己学到的刺绣技艺无偿传授给其他侗族妇女,其自行设计的侗族刺绣图案获得国家14项外观设计专利。丁明焕创建了定八手工刺绣服饰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注册“定八服饰”品牌商标,生产的侗族刺绣产品远销新加坡、美国、中东等地,年产值达100余万元。自公司创办以来,定八侗族服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200余人。
目前,黎平县已建成蓝靛种植基地,侗布(棉花)生产基地,织染绣基地等产业示范基地10个,以肇兴镇、岩洞镇的17个村685户贫困户为扶贫目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以振兴织染、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为手段,并通过企业的创新带动,推动传统工艺标准化、规模化、文创化和市场化。
合作社通过“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农户”的“文创三带”模式,培训农村妇女26000余人/次,有效带动农村贫困女就业创业。黎平县首批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寨的16个村寨,已有400余贫困户参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经营,惠及贫困人口8000余人。
风情旅游产业火爆
夏日清晨,“咚咚咚……”的捶布声打破了肇兴侗寨的宁静。染布、晒布、捶布是侗寨女性的日常事务。一大早,她们将大锅的水烧开,加入靛蓝,将布匹放进去后翻煮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挂在长竹竿上晾晒。
在肇兴侗寨,家家户户门前及沿河两岸护栏上,挂满了泛着紫色光芒的侗布——这是肇兴侗寨独有的景观。
由于染好的布多是暗紫色,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多数家庭门前都有一块方型石板,侗布晒干之后,老人们用大木槌在门口的石板上用力的锤砸折叠起来的布料,将布捶打得有光亮……
保存完好的侗族传统村落,为我们保留下一座座民族文化活的博物馆。
肇兴侗寨是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分会场之一。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作为黎平县重点保护的传统村落和特色品牌,肇兴侗寨别样的风情,越发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鼓楼下大歌声声,侗寨里游人如织。
肇兴侗寨是黎平县推进特色旅游发展的一个样本。据悉,近年来黎平县结合侗年、牯藏节、泥人节、摔跤节、芦笙会、春社等传统民族节日,围绕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探索推出了多种旅游发展模式,比如肇兴景区+大众旅游,滚正众筹民宿旅居,地扪生态博物馆+社区,洋洞、四寨农耕文化深度体验,“天香谷”香药体验,黄岗传统村落保护式和侗都花果山茶旅一体化等乡村旅游新模式,让游客感受到了侗族浓郁的文化风情。
侗文化是黎平魅力的根源,也是黎平侗寨同步小康的不竭动力。老祖宗留下的千年文化宝贝,正在这里摇身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铂金”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