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
2018
12/16
10:39

自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来,经过两年的建设,贵州紧扣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内陆开放式扶贫试验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三区一环境”建设任务,经过全省上下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推进,贵州在经济新常态下内陆地区开放发展、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生态地区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探索出新路径、积累了新经验。2016年、2017年经济增速分别为10.5%和10.2%,201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

现代产业创新发展亮点纷呈

“推进现代产业试验区建设”是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重点任务,其主要内容是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与深加工、特色轻工业、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建设国际著名山地旅游目的地,打造大健康产业创新示范高地,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

两年来,贵州强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明晰,现代产业试验区建设亮点纷呈。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王嶒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贵州现代产业试验区建设有8个方面的显著亮点:

一是在能源资源开发与深加工、特色轻工业、装备制造业方面,深入实施工业企业“十百千万计划”,狠抓“千企改造”“万企融合”,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五大成本”,完善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黔希煤化工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等项目投产,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贵州)有限公司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获批建设,建成贵阳吉利整车产业化等制造业项目,液压基础件、高端紧固件及精密微特电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6.7%。实施工业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发布首个省级区域品牌目录,收录贵州全省55个品牌项目;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总数达63件,贵州名牌产品达692个;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个、总数达274个。

二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19%,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增加值占比达40%。以大数据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意见和规划,发布大数据领域技术榜单,苹果中国云服务、华为数据中心等标志性项目落地,腾讯贵安数据中心试运行。贵安超算中心和贵安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正式成立。新增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6家、众创空间5家、工程研究中心10家。

三是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贵州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重庆等地区签署了多个双边或多边合作框架协议,《贵广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印发实施,粤桂黔三地实现区域出入境货物口岸直通放行,推进了广东(贵州)产业园、铜仁·苏州产业园等协作产业园区建设。

四是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在贵阳综合保税区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工作,出台了《贵州省关于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和《操作规程》。贵安新区成为全国首批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获国务院批准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国家级试验区。瓮福集团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运营试点,瓮福集团和开磷集团获批同意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中国进出口银行贵州省分行获批成立,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贵州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的优势。

五是在山地旅游方面,贵州以打造“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建设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持续丰富中高端旅游产品供给,整治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开展旅游市场精准营销,做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文化旅游品牌,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落户贵州,成功举办三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随着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贵州成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9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9家。旅游发展保持“井喷式”增长的良好态势,2017年旅游总人数达到7.44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6%。

六是在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贵州紧紧围绕构建“医、养、健、管、游、食”大健康全产业链,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供给,深入实施大项目、大平台、大企业“三大行动”和大健康产业六项行动计划,狠抓项目实施,优化产业布局,注重产业推介,引入优强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市场主体,推动大健康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深度融合,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健康产业正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点、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抓手和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2017年贵州大健康产业增加值为1143.21亿元,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8.4%。

七是在现代物流业方面,贵州以建设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功能完善、安全有序的物流空间网络体系、物流通道体系、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信息体系、多式联运体系“五大体系”为着力点,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优化。推动货车帮成为国家级物流信息化示范平台、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实现9个市州冷链物流中心全覆盖,冷库库容达75万吨、冷链运输车辆达700台。2017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初步形成网络化体系化发展格局。

八是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集聚集群发展程度不断提高,认定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72个。设立了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钟山区成功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各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搭建了贵州省技术市场服务平台,培育了2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8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改革全覆盖,平台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基本构建。2017年贵州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建设”是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之一。2016年以来,贵州坚持制度创新、做好顶层设计、紧抓试点机遇、加强开发区及口岸建设,开放条件不断改善,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雍政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贵州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建设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实施备案制,建立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申请“一窗受理”制度和出口退税便利化工作机制,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

二是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加强口岸安全联防联控,实现“管得住”和“通得快”双提升。

三是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搭建跨境电子商务“5+1”综合服务平台(海关通关平台、检验检疫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在线交易平台、仓储分拣系统),贵阳市获批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四是金融创新加快发展。落实资本金意愿结汇政策,鼓励和推动银行开展大宗商品衍生品柜台结售汇交易业务,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及变更下放银行办理。

五是口岸功能进一步完善。贵州(双龙)检验检疫试验区和进口植物种苗、冰鲜水产品、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获批建设,形成了以贵阳龙洞堡机场口岸为主导的“1+2”对外开放口岸,2018年开通贵阳-莫斯科直飞洲际航线,国际航线达到24条。

六是南向通道建设有序推进。与重庆、广西和甘肃一起签订四省份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框架合作协议,确定运营主体,开行测试班列,启动铁路口岸申报建设工作。

七是区域性物流枢纽地位初步形成。贵州(昌明)国际陆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黔中(安顺)获授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和全国优秀物流园区,实现全省9个市州冷链物流中心全覆盖,顺丰、普洛斯等物流龙头企业落户贵州,开通了“贵阳-杭州”全货机航线。

八是对内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完善。贵州全省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17条;铁路出省通道达到14条,形成贵阳至周边省会城市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2~8小时高铁交通圈;通航机场实现全省市(州)全覆盖,形成“一枢纽十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北入长江的乌江高等级航道实现通航,贵州成为西部地区“一带一路”重要陆海连接线。

开放式扶贫成效显著

“着力推进开放式扶贫东西协作示范试验”是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另一项重点任务。两年来,贵州深入探索示范试验的具体路径,按照“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的要求,紧紧围绕“强基础、扶产业、促旅游、支教育、助医疗、育人才、接劳务”七大重点,深化协作,专班化、项目化推进东西扶贫协作,开放式扶贫成效显著。

卢雍政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贵州开放式扶贫主要有以下三大成果:

一是对口帮扶不断深化。2017年,东部对口帮扶城市共向贵州省投入财政帮扶资金7.3亿元、同比增长69.2%,2018到位帮扶资金18.05亿元。与对口帮扶城市合作共建遵义漕河泾科创绿洲产业园、铜仁苏州产业园,毕节广州产业园、广东(贵州)产业园等规划建设。39家中央单位对口帮扶贵州省50个重点贫困县,直接帮扶项目150个,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000万元,引进项目130个,引进资金50.2亿元。

二是社会帮扶力度加大。恒大集团无偿投入110亿元帮扶毕节市,万达集团投入15亿元帮扶丹寨县。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有序推进,3168家民营企业与3520个村建立结对关系,落实社会帮扶资金137.8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过77万人。2016年和2017年全省分别减少贫困人口121万人和12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4.0%下降到2017年的7.75%,减贫和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全国最多。

三是国际减贫合作不断深入。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世界银行贷款3.5亿美元、法国开发署贷款1亿欧元建设贵州省城乡养老服务体系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