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清廷的势力尚未伸入贵州,期间,清军虽在黎平等几处边沿地区旋进旋腿,但未发生较大的战事。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大西军由川入黔又向云南进军,在沿途的桐梓、乌江、惠水、平坝、普定、镇宁、晴隆和普安等地,为扫除敌对势力而发生多次战斗。永历二年,皮熊和王详为争夺地盘而在乌江一带多次发生战斗。永历五年,大西军由云南复进贵州,曾在乌江击溃王详军。所有的这些战争都是局部性的,为时甚短,因此总的来说这段时期,贵州的社会是相对安定的。
由于在这段时期大西军和永历政权都曾筹划以贵州为抗清的基地,因而在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等方面曾采取一些措施,由于文献资料不足难以详考,但根据一些零星资料,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清查土地,增加田主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二:重视兴修水利,奖励农民垦荒,给贫苦农民以耕牛、种子、开仓放粮
三:鼓励通商贸易,发给商贾执照,铸钱以资流通;
四:对金银铜铁等矿,听民开采,但须向当局缴纳。其中仅铸钱一项,可推想当时贵州的一些经济状况。
早在永历三年,孙可望在云南称国主后,便开始铸造“兴朝通宝”铜钱,先在云南流通,后来流入贵州。其钱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大钱重六钱四分,北面有“一分”字样;中钱重二钱六分,背面有五厘两字;小钱重一钱五分,北面无字。但现在看到的“兴朝通宝”,其规模、重量很不一致。如贵州省博物馆搜藏的一枚兴朝通宝小钱,直径为2.75厘米,重量为4.55克,不足金之一钱,正面楷书对读“兴朝通宝”四字,背面孔下铸有“工”字,两面均有较宽的周廓。其他各处发现的五厘钱,直径多为3.4厘米,也有3.3厘米的,重量有1.9克、9克、11克不等。以上钱币均为黄铜铸造。
现在能见到的一分大钱,则分为赤铜和黄铜两类,直径有4.6厘米、4.9厘米、5厘米等,重量有17.5克、18.5克、21克、23.7克、27.2克等。这些“兴朝通宝”的规格重量有如此大的差距,显然不是一时一地所造。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是孙可望于永历四年重入贵州后所铸。
孙可望进入贵州后,以贵阳为其新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为了解决在贵州的财政开支和市场交易的需要,除陆续在云南铸钱外也在贵州铸钱。在清嘉庆年间所修的《遵义府志》中摘录了《陈志》的一条记载说:顺治八年辛卯,伪秦王孙可望遣稗将田子禄守遵义,开厂设局铸钱。辛卯是当年二月,此时孙可望刚收到朱由榔封他为秦王的敕书,按照孙可望平素行为,不可能立即改铸永历年号,很可能在遵义仍铸兴朝通宝。此后,孙可望既已接受秦王封号,在名义上已是朱由榔的架下之臣,铸钱也就改为“永历通宝”永历通宝也不是在贵州才开始铸造,早在朱由榔称帝改元永历时,已在广东、广西等地开铸,因而版式较多,规格、重量和字体也各异。
其背面铸有"御敕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等字样的。非在贵州所铸。现存的一种永历通宝背面均无以上字样,其版式、规格、重量、字体与兴朝通宝也不尽相同。如规格方面,有直径3.15厘米、3.2厘米、3.5厘米、4.5厘米、4.55厘米等数种,在重量方面,有5克、6.4克、9.95克、22克、23.1克、24.1克、25.75克等数种,但都分为大、中、小等币值,大钱和中钱背面都分别铸有一分、五厘字样,其类型、币值与兴朝通宝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认为,这类钱很可能是永历政权进入贵州后,由孙可望派人在遵义所铸。
1987年,贵阳钢铁厂在贵阳团坡桥基建时挖出“永历通宝”折二钱七千余枚,版式单一,无其他钱币参杂其间。由此可以推测,孙可望不仅派部将在遵义铸钱,还可能在贵阳开厂铸钱。
清代乾隆年间,被列为禁止流通和收回销毁的“伪号钱文”中,还包括兴朝通宝和永历通宝两种。说明这两种钱不仅在永历政权时期使用,永历政权覆灭后近一百年间仍然在贵州的一些地区流通。
孙可望在云贵铸造兴朝通宝钱币,在永历政权转移贵州后,又在贵州铸造永历通宝钱币,既是按照多少朝代的惯例,新朝统治者多以自己的年号铸钱,同时,也为适应大西军和永历政权在贵州的财政需要和流通需要。这两种钱能在贵州及其其他一些地区较为广泛的流通,说明当时的贵州及其其他一些地区人民是支持大西军和永历政权的,也反映了当时贵州社会经济是较为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