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贵州:一季度能源工业增势强劲奋力“开门红”
2019
04/28
21:39
贵州首个超临界机组兴义电厂全景。朱明权/摄

贵州首个超临界机组兴义电厂全景。朱明权/摄

中国经济记者|吴承坤 实习生|王芳

“2019年1~2月份,贵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一季度能源工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贵州省能源局了解到,2018年,贵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5.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8%、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201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着眼于能源工业是贵州省的优势支柱产业,对全省发展大局具有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的总体谋划,着眼于解决贵州省能源工业运行大起大落影响全省经济平稳发展这一历史难题。经过深入研究,创造性地建立并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旨在打造电量充足供应、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优势。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丰硕的成果。

运行机制颇具创新性

据介绍,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包括“一个基点、五条原则、三大机制和九项任务。

一个基点是指,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这是新机制的中心思想。这个基点通过推动煤炭、火电、水电形成利益共同体,合力做大能源“蛋糕”,形成电量充足供应、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优势,为贵州全省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五条原则包括煤炭保持均衡生产、电煤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用电价格保持竞争力、增强能源工业政府调控力和煤炭火电水电三方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等核心内容。这五条基本原则是“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这一基点的具体要求。

三大机制包括煤炭火电水电利益联结机制、政府调控机制和预测预警机制。这三大机制通过建立完善水火发电权交易、电煤中长期合同、基础存煤+季节存煤+应急存煤电煤储备、电力市场化交易等系列制度,打造煤炭火电水电利益共同体,保持电价竞争优势。通过重组盘江煤电集团、乌江能源集团,实行电煤合同每大卡7~9分钱的政府指导价,不断增强政府对能源工业的调控力。通过加快建设“能源云”大数据平台、定期召开分析会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运行预测预警能力。

九项任务包括释放煤炭产能产量、签订履行电煤合同、开展电煤储备、提高火电机组技术水平、开展水火电发电权交易、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形成电价洼地、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政府调控9项重点任务。这九项任务是对“一个基点、五条原则、三大机制”的具体化、任务化。从煤炭这个能源工业的基础出发,到煤炭、火电、水电的总量、价格,再到政府调控,逻辑清晰严密。

释放巨大制度和改革红利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近两年来,在四个方面有效缓解了贵州能源运行大起大落,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历史难题,释放出巨大的制度改革红利。

持续数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有效稳定了煤炭、电力市场预期,促进煤炭、水电、火电的均衡发展,实现煤炭、电力稳定均衡充足生产供应。2017年贵州省内供应电煤5505万吨、同比增长33.5%。2018年贵州省内供应电煤6300万吨、同比增加795万吨,年底统调电厂(含清水河)存煤703万吨、同比增加327万吨,最高时达719万吨。电煤供应充足有效保障电力稳定增长,2018年统调机组发电量1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创下单日发电量、供电量5.44和4.31亿千瓦时的历史新高;2018年统调火电发电量达1044亿千瓦时,占统调发电量的64%,保障了电力充足稳定供应。

具有竞争力的电价优势开始积累。贵州电煤价格实行每大卡7~9分钱的政府指导价,稳定电煤价格和煤电双方的市场预期。水火发电权交易收益全部用于电煤储备和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为火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降低电价提供有利条件。贵州省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持续降低一般工商业输配电价及其目录电价。目前,贵州省大工业目录电价排全国第24位,输配电价在已公布标准的28个省级电网中,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大工业用户输配电价分别排第23位、第26位、第27位。

利益共享的煤-电-网-用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贵州全社会用电量稳定增长,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1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2018年1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特别是2017年贵州电网省内售电量突破千亿千瓦时,扭转了持续亏损状态。2018年火电企业同比减亏26亿元,煤炭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5.8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企业持续受益,2017~2018年市场化交易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84亿元。贵州省能源工业在做大总量中力求均衡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煤炭工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加强。贵州优质煤炭产能逐步释放。2018年底,贵州公告生产煤矿产能1.56亿吨/年,平均单井产能37万吨/年、同比增加3.3万吨/年。在全国率先制定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标准及验收办法,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煤矿智能机械化标准体系,2018年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到71.7%、比2015年提高30.7个百分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加大,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达41%,抽采量、利用量均居全国第2位,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62%,生产煤矿矿井水处理设施投运率100%、达标排放率100%。

创造生动典型改革案例

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张全毅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在实际实施中还创造了政策改革层面、煤电企业联营实践的生动案例。

一是创新水火发电权交易取得初步成效。新机制实施以来,贵州通过建立水火发电权交易机制,在汛期水电向火电购买发电权获得发电空间,提高发电效益,而火电获得发电权收益后,增加煤炭采购,实施电煤储备,从而拉动淡季煤炭企业生产,促进了煤炭、水电、火电企业利益共同化。2017年以来,贵州省内水火发电权交易电量累计40.7亿千瓦时,云贵水火置换交易电量累计43.2亿千瓦时,在水火发电权交易方面实现了突破。水火发电权的实施,既充分利用了汛期水电资源,又为枯期火电发电水平的提升储备了有效能量。

二是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力保持了下游产业的增长。近两年来,贵州省持续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每年结合经济运行特点制定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组织发供售用各方进行年度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80%的大工业用电量进入了电力市场,累计有1100余户用电企业参与了交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电价优惠,稳定了生产。2017年以来,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贵州省累计为下游企业降低用电成本84亿元,保住大工业用电量134亿千瓦时,特别是有色、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受益明显,赢得了转型升级、提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促进煤矿、电企联营,形成煤电利益联结体。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公司下属的纳雍发电总厂长期因电煤供应紧张,机组出力严重不足,企业连年亏损,近两年来,在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电煤长协机制等作用下,煤电双方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一对应”供煤关系,稳定了企业生产。比如2018年底,纳雍电厂与省内大型民营煤炭企业贵能投资集团公司、贵州众一金彩黔矿业有限公司签订了5年期的电煤中长期合同,建立了“电价涨、煤价涨;电价跌、煤价跌”的价格联动机制,大大缓解了纳雍电厂多年缺煤的紧张状况,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持续向好。今年第一季度,纳雍电厂累计发电量22.4亿千瓦时时,同比增加13.1亿千瓦时、增长140.9%,拉动发电利用小时增加546小时,较去年同期减亏4500万元左右。

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下一步,贵州如何进一步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运行,推动能源工业向高质量发展?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丁雄军表示,重点是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

丁雄军表示,深入推进能源运行新机制的运行,基础在煤炭,源头在煤炭。目前,贵州电煤保供的压力仍然较大,必须加快培育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并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大中型煤矿建设。按照完善手续一批、建成投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四个一批”,启动开展比矿山绿、比投资量、比进度快、比安全好、比质量高、比投产实、比组织优“七比”创先争优活动,确保今年建成投产大中型煤矿45处、产能2640万吨/年,预计可释放产量1000万吨以上。

二是加快煤矿“两化”升级改造。2019年推动55处实施综合机械化改造、110处实施智能化升级,到年底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到80%,全年可新增释放产量200万吨以上;对完成机械化改造并符合条件的煤矿进行生产能力核定,今年将有6处煤矿、核增产能90万吨/年,预计增加产量30万吨。

三是是强化资金支持。加强煤炭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监控管理,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和专项绩效目标评估,确保资金早安排、早下达、早使用、早见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投贷联动和能源结构调整基金作用,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一批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强的煤矿建设改造升级项目,预计4月底组织召开全省煤炭行业银政企座谈会,力争全年撬动资金100亿元左右,支持在建煤矿加快建设、生产煤矿重组改造。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