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字增长值,反映社会发展成长值。近日,在贵州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发改委、统计局等部门负责人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44元增长到2018年的41244元,实现质的飞跃,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全省脱贫攻坚成就显著,打造了“贵州样板”。贵州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省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1840余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55万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的减贫人数、减贫幅度、易地扶贫搬迁人数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板”,书写了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彭显华介绍,2013年至2018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768万人,每年减少100多万人,33个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4.3%。贵州把中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策机遇,2015年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搬迁扶贫“当头炮”,计划搬迁规模188万人、占全国搬迁计划的15%,是全国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2018年又率先在全国系统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在统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前半篇和后半篇文章过程中,创造性探索形成了以“六个坚持”“五个三”和“五个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保障体系。目前已完成搬迁入住140多万人,今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搬迁入住任务。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体现贵州力度。彭显华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省逐步消除旧的农业生产关系,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快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动力。贵州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96.55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059.7万吨。农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5.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276.74亿元。
近年来,贵州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发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大幅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高效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全年减种玉米785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6万亩,粮经作物种植比调整为35∶6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537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9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87万户,冷库实现县域全覆盖、库容达到120万吨。
“农村产业革命带动农业增加值增长6.8%、创近五年来最快增速,带动204万农户户均增收1.01万元。尤其是今年以来,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推动农业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样样都有样样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加快改变。”彭显华说。
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018年,贵州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783平方公里,是1981年的76平方公里的23.5倍。全省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7.5%提高到2018年的47.5%,黔中城市群城镇人口突破1000万人。贵州率先提出并实现农村“组组通”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网络信号,100%建制村通客运,100%行政村实现光纤网络、4G网络覆盖。
生态底线越守越牢,生态文明建设彰显贵州底色。近五年贵州减少石漠化面积830多万亩,2018年森林覆盖率达57%。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居全国第1位。2018年绿色经济占比超过40%。近年来实施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公众满意度居全国第2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多彩贵州的主旋律。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增进“民生三感”体现贵州温度。201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2元,是1949年的33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6元,是1949年的201倍。全省教育实现大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大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大提升。(记者刘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