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麻怀联村党委书记邓迎香,带领村民历时13年,在坚硬的山肚子里凿出了一条200多米的通车隧道。麻怀的出山路,从2个多小时缩短至15分钟。
麻怀以北20公里群山莽莽的大窝凼中,科学家南仁东耗尽毕生心力,在此建成大国重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天眼”遥望浩瀚苍穹,接收着远达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
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发展洪流中逐浪奔腾的两朵浪花。邓迎香的故事,南仁东的传奇,15分钟与137亿光年,和许多写满希望梦想、饱含时代温度的故事一起,定格为贵州各族人民用劳动书写新时代、在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一瞬”。
正如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所说,当前的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人心、深得人心,已经成为新时代贵州最强音,干部精神状态好、群众激情斗志高,决战决胜的信心更足、力量更大、势头更旺。
闯关夺隘干出一片新天地
曾经的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贵州大踏步前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
——全省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6.23亿元增加大到2018年14806.4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44元增加到2018年的41244元。全省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96.55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059.7万吨,农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5.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276.74亿元,贫困人口更是从1978年的1840余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55万人。
——水火互济保障“西电东送”,黔中水利枢纽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铁路从无到有,“大十字”枢纽锋芒起笔;大数据发展从无到有,“智慧树”根深叶茂,“钻石矿”流光溢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贵州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22.8%增长到2017年的55.3%,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全国最多,星级景区星罗棋布,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绿色农产品持续“泉涌”,多彩贵州风行天下,绿水青山在源源不断地变为“金山银山”。
——70年来,特别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征程中,贵州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时代楷模和“年份英雄”。历经30余年绝壁凿“天渠”的黄大发,用钢钎、锤子开凿“人工隧道”的邓迎香,带领村民走上小康之路的余留芬,矢志不渝铸大国重器的“天眼之父”南仁东……
贵州的改革实践证明,只要敢与强的比,敢向高处攀,敢同快的赛,敢于闯关夺隘,就会改出一片新气象,干出一片新天地!
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所面临的诸多脱贫攻坚难题,可以说是“世界级”的。
70年来,尤其是大规模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实施以来,贵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全力打好“四场硬仗”。
在贵州脱贫攻坚的进程中,每一个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摘帽出列的背后,都有一个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都是一曲慷慨激昂的豪迈乐章。海雀村3年栽下1.16万亩松树,麻怀村13年凿穿几百米进村隧道,团结村30年开凿出10公里绝壁水渠……回首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追梦的贵州人披荆斩棘,追梦的贵州人更有底气。
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说:“脱贫攻坚路上,党旗始终飘扬;完成底线任务,我们心无旁骛;落实乡村振兴,我们追梦前行。”在余留芬的带领下,岩博村产业发展更加兴旺,乡村建设更加美好,逐步实现“人人有事做、户户都小康”的奋斗目标。
2018年,海雀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11元,实现了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的美丽嬗变。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改变贫困面貌,一代接着一代干,带领海雀村群众创造绿富美的新未来。”
追梦新时代,奋进正当时。目前,贵州的155万贫困人口中,深度贫困地区有89万人,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瞄准制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明确责任,对账销号。”贵州省副省长吴强介绍,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帮扶等政策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力量等各类资金、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聚集,全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农村产业革命方兴未艾
贵州干部群众向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先后创造了包产到户的“顶云经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湄潭经验”,村社合一的“塘约经验”,推广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贡献了贵州智慧。
2018年初,贵州掷地有声地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变革,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强大动力。
“种一年玉米,一亩产值在900元左右,种植韭黄,每亩一年产值可达6000元,是玉米的七倍。”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守亮说,如今,当地生产的韭黄远销广州、安徽、上海、浙江等地,更是占据了贵阳市韭黄市场的80%以上。
在黔西南州兴仁市潘家庄镇下溪村食用菌产业基地,村民正在熟练地对菌棒进行接种,新扩建的食用菌大棚也正加紧建设。凭借当地丰富的巨菌草、农作物秸秆及剩余劳动力多等有利条件,下溪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当地及周边200余名农户通过购买菌包在公司免费提供的大棚里种植,与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合同,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将“为吃而生产”转变到“为卖而生产”,基层干部群众因地制宜下“绣花功夫”,产业革命各显神通,“茶叶县”“蓝莓县”“刺梨县”“中药材乡”等应运而生,规模化、产业化的生态绿色产品通过冷链物流走向全国市场。
六盘水市市长李刚告诉记者,干部群众“用事实证明了农村产业革命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在六盘水,“贫困群众要脱贫,不搞产业不得行”“要想致富快,蘑菇加蔬菜”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当前,贵州正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推动农业12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茶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等12个重点优势产业成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农村发展方式正在从传统低效分散方式向现代高效集约方式转变,从单一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具有山地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殷嘱托,指引贵州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新路。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地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1988年1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区战略决策。如今,毕节试验区走出了一条突破困境的发展之路,探索出“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埂树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覆盖地膜铺毯子,山下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农业综合开发“五子登科”模式。
继毕节试验区之后,贵州省许多地区都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生态发展的新路子,局部破解了长期困扰贵州的粮食、人口、资源与生态失衡的困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则戎片区的“坡改梯”模式,打响了贵州石漠化工程治理的“第一枪”;顶坛群众自发开拓出的“石头上的花椒产业”,不改变原始地貌,因地制宜,采取生物措施恢复生态……
“绿水青山可以通过发展特色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特色蔬菜等有机、绿色农产品实现向‘金山银山’的转变。”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昌鹏认为,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珍、野、稀、名、特物种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宝库”。“把生态文明理念置于精准扶贫的全过程,以贫困地区适度开发、发展特色生态经济、加大智力与科技扶贫力度等,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的良性互动。”杨昌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