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万重山山地变“平原”
——贵州大力推进交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交通巨变,使“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成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使贵州省在中国版图上的经济地理位置实现历史性大逆转,彻底撕掉了贵州“交通闭塞”的历史标签。
在刚刚开幕的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贵州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成贵高铁建成通车,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43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贵州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大提升。
地处云贵高原东麓的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自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后,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发展齐头并进,正在以超常速度建立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支撑,更使贵州加快聚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支撑。
建构开放大格局西南交通枢纽让贵州畅通全国
在省两会现场,省政协委员、兴仁市中医院院长、贵州草喜堂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温玉波对贵州交通巨变发出了无限感慨:“15年前,我在兴仁工作,父母从黑龙江乘飞机来看我,约好在贵阳相见,结果同天出发,他们到了,我还在路上。”
温玉波说,贵州交通发展的迅勐让人始料未及,如今从兴仁到贵阳,基本都是乘飞机出行,一天有8个航班可供选择。而从普安到贵阳,也开通了高铁。
交通“好”了,这是贵州4000万干部群众最直观的感受。
贵州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特殊的地质条件导致交通长期落后,严重制约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交通闭塞”的标签紧紧贴在贵州大地上。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组组通”,加上“市市通”民航、“市市通”高铁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
贵州铁路建设突飞勐进,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型高铁网已经形成。上海—长沙—贵阳—昆明的沪昆高铁连贯东西,拉近了贵州与长三角经济圈的距离;重庆—贵阳—桂林—广州的渝贵铁路、贵广高铁贯通南北。一年后,成贵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贵阳与成都两个省会城市最快2小时58分可达,拉近了贵州与珠三角经济圈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距离。
公路建设强势推进,促使贵州成为西南重要公路交通枢纽。自2015年贵州以西部第一的速度实现“县县通”高速后,目前高速公路里程突破7000公里,越来越密的高速公路路网使得贵州成为西南公路交通枢纽的地位愈加凸显。
民航建设快速推进。目前贵州与全国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及重要客源地城市实现全覆盖,贵阳机场累计执飞航线252条,通航点132个,入驻国内外航空公司达49家,航线网络通达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及部分三、四线城市,国际航线总数达到25条。
织密交通大网络完善省域交通体系为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打开贵州省交通地图,纵横交错的交通线网密密麻麻,这个交通网络,正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的动脉血管。
高铁建设,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以贵阳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越来越大。
“太快了!乘坐新开通的成贵高铁从毕节到贵阳,不到一个小时。”省人大代表、毕节金海湖新区文阁乡初级中学教师张丽萍感叹,高铁的开通,把毕节和贵阳的距离大大拉近了。
在贵州乘坐高铁,两个小时内,可到达全省绝大多数县。贵阳到铜仁最短1小时46分钟,贵阳到毕节最短48分钟,贵阳到安顺最短30分钟,贵阳到遵义最短46分钟,贵阳到盘州最短1小时11分钟,贵阳到凯里最短34分钟,贵阳到都匀最短39分钟……
公路建设,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以贵阳为中心的“一日往返生活圈”越来越快。
“现在从贵阳到贵州最偏远的县办事,当天就能往返,这在以前至少需要两天。”省政协委员、贵州桥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工程师张胜林说,交通的发展首先带来的就是工作效率的提高,这是最直观的感受。
张胜林表示,虽然贵州在2015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但是那时贵州的路网结构还有待完善,经过4年的发展,国省干线、乡道都得到充分发展,区域内社会经济更加活跃。
民航建设,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以贵阳为中心的“1小时空中交通圈”越来越近。
2018年底,贵州就已建成1个枢纽机场与10个支线机场,“一枢纽十支线”的机场布局已经完成。而按照《贵州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30年要基本实现通用航空县县通,构建以贵阳为中心的全省1小时空中交通圈、以各市(州)首府为中心的全市(州)半小时空中交通圈以及以县城为中心至县域重点乡镇15分钟空中交通圈。
大开放促大发展便捷交通为贵州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伴随着贵州交通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贵州西南交通枢纽地位的日益巩固、省域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支撑,正全面推进贵州产业快速发展,保障贵州脱贫攻坚战顺利实施,推动贵州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极大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撑,而贵州良好的交通条件,正极大地带动全省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流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的强力推进,贵州交通物流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平原”正在给人们的时空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全省经济运行效率带来深刻变革。全省货物运输量从2012年的52765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02536万吨,年均增长14.2%。我省物流时效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一位。交通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贵州,目前已引入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修正等一批大企业入驻。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交通落后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彻底破解了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随着以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为首的“四场硬仗”强势推进,道路的建设给贫困山区带来了最需要的生产资料、最重要的农业技术、最迫切的销售路径。2018年,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30.3%,黔货正在加快出山,助力脱贫攻坚的交通支撑越来越稳。
“自从成贵高铁开通1个月,大方站发送和到达旅客急剧增长,大方抢抓高铁机遇,积极谋划产业布局。投资4.6亿元新建高铁广场,投资2.2亿元完善高铁站与城区道路,还将打造高铁新城。”省人大代表、大方县委副书记、县长陈萍说。
交通环境的完善,正引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资源。交通发展使贵州人员流动不断加快,高铁成为外省旅客进入贵州的首选,旅游业已连续三年实现井喷增长。人流带来了信息流、资金流和关键技术,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实现深度融合,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李玉红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