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贵州,除借助外力,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集聚外,为项目寻找资本,为资本寻找项目,建立项目与资本信息对称的平台,是推进发展的重要途径。
6月28日,记者随贵州省工商联一行,走进福泉,参与其“民营企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活动,透过这一活动,记者试图寻找一些可资借鉴的规律。
时间回放到3月2日,北京,省委、省政府举办面向全国优强民营企业招商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现场签约项目129个,签约金额1203.07亿元。有意思的是,会议原定邀请150名客人,现场却来了全国300余名企业家,大腕级人物宗庆后、马云、陈建华、张近东、闫希军等也到了现场。
4月10日,上海,在省委省政府主办的长三角招商推介会上,共促成122个相关项目达成投资合作协议,涉及金额1315.87亿元。
5月22日,香港,在2013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上,签约60个项目,金额262亿美元。
在2012年3月,毕节大方,贵州省工商联助推县域经济活动第一站,“民营企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走进大方”。省工商联组织涉及省内外商会企业家100多人走进大方县,组织召开了“同心同行乌蒙山区大方食品药品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推介预备会”。4月27日,由省内外168家企业参与的大方县招商项目的推介会在贵阳举行。推介涉及工业、农业、高新技术、民族工艺等共计300多个项目,金额在百亿元以上。
2012年12月,桐梓,贵州省工商联助推县域经济活动第二站。省工商联组织福建商会、贵州省江苏商会等10家商(协会)企业家共30余人走进桐梓。签订52个招商引资项目,160亿元的投资金额协议。当即,福建商会选择年产500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厂项目投资。
今年1月25日,省工商联带着民营企业家走进了平坝及新成立的贵安新区,签订《助推经济发展共建贵安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现场,贵州省泉州商会会长黄金桦当场将原计划5亿投资资金,大胆追加到200亿元。之后相继走进仁怀市、黔西县。
早在今年初,省工商联举全省工商联及商(协)会之力,组织了7个招商小组,由省工商联班子成员带队,分赴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重点邀商。
统计显示,从2012年开始,省工商联先后带商会、民营企业家走进大方、黔西、仁怀、桐梓、平坝等5个县,开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活动,共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额1550.68亿元,到位资金52.56亿元。
福泉此次推出的项目覆盖矿产、机械、化工、旅游等,却表现出依赖福泉主要矿产资源磷矿生产或加工,及磷化工、机械制造等延伸项目,旅游项目加工是三产,同样是主产业磷化工的延伸。
福建总商会会长周伟鎬说,在工商联走进县域经济活动平台上,企业、政府、百姓三方都实现了各自利益,这种共赢的结果具有持续性。
作为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贵州公司董事长徐琨说,某种情况下,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是贵州省工商联对当下和未来对贵州经济发展最具价值的贡献。
贵阳市工商联主席刘朱这样表示,长期以来,资源配置都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城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表现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全省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结构排序为“二一三”,中心城区三次产业结构排序为“二一三”,比如云岩区90%以上是非工经济,与此同时,规模小、发展不平衡、多数县(市)经济基础脆弱,财政收入过少,缺乏自我发展的财力,是导致贵州经济整体水平较低的成因。
刘朱的见解是:一方面,引进一批拉动、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借助其企业集聚效应,做大经济总量;另一方面,外来产业可以通过打造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水平,带动本土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更多的市场主体。
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谢强的思考,或透露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他表示,对于经济基础好的县,按照聚集产业、整合产业、提升产业的路径,大力发展以商招商,以商引智,促进民营经济抱团发展。延长产业链,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