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贵州工业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标注出新的奋进高度
2020
05/29
08:30

(记者 石琳婕)2019年贵州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位。

今年一季度,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及多重压力叠加的背景下,我省地区生产总值3704.04亿元,尽管比上年同期下降1.9%,但下降幅度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且我省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种植业增长较快,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新兴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

一串串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贵州工业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蓬勃活力,更有十大工业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推进、提质增效的新局面。从“国家重器”到“民生产品”,从数据利器到绿色环保,从贵州制造到贵州“智”造,贵州工业稳稳地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标注出新的奋进高度。

产业集群强力推进“十大工业产业”行动

工业振兴的这场硬仗中,实现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贵州必走之路。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又给贵州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作为贵州全省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十大工业产业深谙聚集抱团的力量,同时更是迎来转型发展的最好契机。

贵州茅台集团包装车间

为推动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贵州从强化龙头带动、推动产业配套、狠抓平台聚集等方面全面发力,强力推动――

抓好龙头带动。正因为龙头企业处于产业链条的核心位置,茅台、金沙、国台、董酒等重点品牌为十大工业产业的烟酒战队斩获了“贵州特色”的专属口碑;也正因为一个优强的龙头企业,自带“头雁”效应,磷化集团在确保完成“以渣定产”目标的同时,带动其他磷化企业转型升级;盘江煤电在带头落实瓦斯防治攻坚的当下,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和煤炭产量。

抓好产业配套。5月20日至6月中下旬,贵州将开展十大工业产业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协同发展系列活动,是我省推动产业集群的大手笔。通过组织产业链、供应链各方交流互动,加强十大工业产业产销对接,畅通市场循环、产业循环,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抓好平台聚集。目前,我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98个工业园区发展初具规模,已经成为全省发展的主平台,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我省将突出各平台的功能定位,突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平台布局优化,新引进优强企业要优先向“1+8”平台集中,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园区平台提质增效,推动园区平台成为产业立于天地间、纵浪大化中的最强载体。

“只有推进产业集群,才能形成显著的规模效应,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攀升。”伴随着这样的战略鼓舞,十大工业产业协同合作,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98%以上。产业链条活起来,产业集群强起来,贵州工业高质量发展脊梁挺起来。

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全速推进

创新,是贵州工业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大力实施智能制造,贵州开展装备领域“一揽子”突破行动,实施重点产品“一条龙”应用计划,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组织实施4项科技重大专项,着重突破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重大技术瓶颈;围绕军民融合、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实施科技支撑及成果转化计划项目30项,占全省比重达32%。

2018年12月,在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上,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履带式全地形工程车获得了被誉为的中国工业大奖。履带式全地形车的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极地科考装备制造的空白,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为“贵州制造”走出大山、“中国制造”走向国际作出了表率。

参加中国第32次科考任务的詹阳全地形车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下辖的骨干企业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唯一的齿轮及传动产品制造企业,承担了国家“载人航天”空间对接机构和“探月工程”月球车精密传机械动部件的研制生产任务,为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十一号飞船,及天宫一号、二号成功对接做出了突出贡献,该公司所生产的齿轮被誉为“中国航天飞得最高的齿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没有图纸、没有技术指导的情况下,贵州装备制造业挑起保障防疫物资大梁。7天完成研制并交付5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10天研发出“贵州造”负压救护车并投入量产;13天成功完成医用护目镜研发,并自主研制出防雾医用护目镜,同时两款医用护目镜已经申报一项发明专利、一项外观专利以及两项实用新型专利;20天分别对全省33家企业完成口罩生产线维修调试73条,全省口罩日产量不足9万只到目前日产量超700万只。

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将启动实施技术改造企业1000户,扎实推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遴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等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全年培育“两中心一示范”企业30户。到2022年,重点培育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左右,其中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

厚积薄发“贵州造”畅销远销海外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贵州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贵州制造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合作。

产能已达到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贵州磷化集团,其主要生产的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等化肥,以及净化磷酸、磷酸二氢钾等化工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亚洲、美洲、中东、澳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印度、沙特、巴基斯坦、新加坡和泰国等地设有国际贸易、金融、工程服务分支机构。

如今提及吉他,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贵州正安。地处贵州黔北腹地,不靠海、不沿边、不靠大江大河的正安县,可谓“虽处黔山大地,做的却是国际生意。从2013年引进第一家吉他企业,短短4年时间,陆续引进26家吉他企业,一跃成为年产销300万把吉他,90%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吉他制造之乡”。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内最粗直径130mm合金镀层全密封钢丝绳

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以其独有技术优势,承揽美国通用电气、法国赛峰宇航、美国联合技术等全球500强企业的民航动力配套制造业务,并获取多个核心零部件全球唯一供应商资质。

贵州轮胎(000589)公司已在越南前江省龙江工业园区投资建厂,同时在俄罗斯成立子公司进行销售。其产品走向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当地客户用上了高质量、高性价比的轮胎,并给当地带来了财富和就业机会。

中航电梯把牢技术创新命脉,技术专利从2008年的3项发展到220多项。用技术创新支撑企业高水平发展,2019年以来,销售市场不仅覆盖全国,而且成功将电梯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奋力前进,筋骨强健,贵州工业发展用扎实的行动和成绩演绎“破”与“立”的博弈,把稳“质”与“效”的平衡,舞动“转”与“赶”的升级,一幅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贵州现代工业新画卷在拼搏中徐徐展开,在奋斗中书写着时代荣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