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贵州省统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贵州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位。
今年一季度,在新冠疫情影响及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及多重压力叠加的背景下,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3704.04亿元,尽管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下降幅度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贵州省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种植业增长较快,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新兴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贵州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彭龙说:一串串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贵州工业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蓬勃活力,更有十大工业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推进、提质增效的新局面。从“国家重器”到“民生产品”,从数据利器到绿色环保,从贵州制造到贵州“智”造,贵州工业稳稳地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标注出新的奋进高度。
产业集群强力推进“十大工业产业”行动。实现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贵州必走之路,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给贵州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在实施工业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中,贵州着重抓好十大工业产业集群高速协调发展,强化龙头带动、推动产业配套、狠抓平台聚集等方面全面发力。
抓好重点带动全局。贵州全力抓好以茅台、金沙、国台、董酒等重点品牌代表贵州特色的“烟酒团队”的“头雁”效应;抓好贵州磷化集团带动其他磷化企业转型升级;抓好盘江煤电引领煤炭产业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和煤炭产量。
抓好产业配套。5月20日至6月中下旬,贵州将开展十大工业产业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协同发展系列活动,是贵州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大手笔。通过组织产业链、供应链各方交流互动,加强十大工业产业产销对接,畅通市场循环、产业循环,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抓好平台聚集。目前,贵州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即一个国家级新区+8个省级开发区)和98个工业园区发展初具规模,已经成为全省发展的主平台,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下一步,贵州省将突出各平台的功能定位,突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平台布局优化,新引进优强企业要优先向“1+8”平台集中,提升产出效率,推动园区平台提质增效,成为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现在,十大工业产业协同合作发展,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98%以上。
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全速推进。贵州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开展装备领域“一揽子”突破行动,实施重点产品“一条龙”应用计划,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组织实施4项科技重大专项,着重突破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重大技术瓶颈;围绕军民融合、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实施科技支撑及成果转化计划项目30项,占全省比重达3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下辖的骨干企业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唯一的齿轮及传动产品制造企业,承担了国家“载人航天”空间对接机构和“探月工程”月球车精密传机械动部件的研制生产任务,为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十一号飞船,及天宫一号、二号成功对接做出了突出贡献,该公司所生产的齿轮被誉为“中国航天飞得最高的齿轮”。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没有图纸、没有技术指导的情况下,贵州装备制造业挑起保障防疫物资大梁。7天完成研制并交付5台医用防护服压条机;10天研发出“贵州造”负压救护车并投入量产;13天成功完成医用护目镜研发,并自主研制出防雾医用护目镜,同时两款医用护目镜已经申报一项发明专利、一项外观专利以及两项实用新型专利;20天分别对全省33家企业完成口罩生产线维修调试73条,全省口罩日产量不足9万只到目前日产量超700万只。
据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将启动实施技术改造企业1000户,扎实推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遴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等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全年培育“两中心一示范”企业30户。到2022年,重点培育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左右,其中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