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引资“刚柔并济” 兴业“攻守有道”
2020
08/18
13:51

这是一条朝前延伸的横轴——从2011年3月,贵州省政府批复设立总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的六盘水市木岗产业园区算起,不足十年;

这是一条向上攀升的纵轴——木岗产业园区以规划为蓝图,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新材料、物联网、纺织等产业的31家企业稳健发展;

横轴与纵轴交汇处,是木岗产业园依托区位优势,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招大引强投入的巨大努力。

盛夏时节的木岗,工业大道南北贯通,标准厂房渐次林立,大小货车上装下卸,忙碌而有序。

从10年前的籍籍无名到如今的崭露头角,木岗产业园区发展形态、发展模式不断自我完善、推陈出新。

成立之初,木岗产业园工业基础薄弱,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少企业家带着资金远道而来考察,却纷纷打起“退堂鼓”。

六盘水市认真梳理发展思路,找出短板和弱项,率先修建六枝到木岗快速通道,逐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让木岗产业园顺利成为六盘水市融入黄普新区、贵安新区以及黔中经济圈的“桥头堡”。

如何把区位优势变园区产业发展优势?这一次,坐在煤山上“数钱”的六盘水人,没有选择坐等项目上门,而是着力“刚”“柔”并济招商引资。

“刚”是硬配套,大幅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和标准化厂房建设等硬件环境。同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改善园区“软环境”得到,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在多次赴珠三角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后,成功引进葵花药业、贵州特盈有机玻璃有限公司、贵州黔塑包装有限公司、贵州金指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园区。

从传统到尖端,从医药到建材,门类广泛。

入驻园区的企业,看中的不仅是区位优势,还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2019年11月投入生产的贵州太平洋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邢文广告诉记者。“当天签约、当天注册、当天颁发营业证照,从签约到投产仅仅3个月。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早日投产,产品就能早日走向市场。”

贵州太平洋纺织有限公司全部投产后,预计将年产2万吨包芯纱及氨纶纱,14000吨仿兔毛弹力纱。

贵州特盈有机玻璃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孝忠买断50年土地使用权、自建厂房,将企业整体从东部搬到木岗产业园区,缘于园区对产业链的布局和思考。

“单一企业入驻园区势单力孤、难成气候发展艰难,但如果从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招商引资,就能为企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木岗产业园区负责人说。

“去年,园区领导和我驱车十几个小时赴武汉,帮助我对接上下游企业入驻,让我吃下了定心丸。”孙孝忠说。

目前,这家年产值达2至3个亿的新材料企业已完成设备安装,即将正式投产。

如今,木岗产业园攻守有道发展思路逐步成熟。攻,主动出击,链式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有的放矢;守,稳中蓄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固园区经济基本盘。

木岗产业园紧抓东部产业转移契机,把产业重心转移到机械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纺织业三大产业,支持已入驻园区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同时引进新产业。

“手指放在这里,门就开了,用不着带钥匙。”在木岗产业园区金指纹集团副总经理朱灶炎一边演示一边介绍金指纹集团的主打产品——指纹锁。

大数据监控、指纹解锁、APP操作,这些元素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不算陌生,但对木岗产业园来说,这就像是一把打开“数据+”和“智能+”产业的钥匙。

“园区传统产业的企业多,做‘数据+’和‘智能+’的企业很少,我们引进这家企业一个是因为智能家居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希望能触发企业间的技术赋能,碰撞出新的产业火花。”木岗产业园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木岗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服务,设立党员干部先锋岗,派出专门人员定期逐一走访企业,从生产保障、用工招聘、生活服务、金融支持等8个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木岗产业园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3亿元,其中,完成规模以上(2000万元口径)工业总产值3.22亿元;完成税收0.19亿元;新增就业人员403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