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金沙:绿色经济唱主角 生态发展两不误
金沙县大田乡中药材基地(央广网发 陈昱 摄)
央广网贵州11月10日消息(记者周娴 通讯员陈昱)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大力加强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构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发展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为保护赤水河生态资源,金沙县在赤水河流域涉及范围内禁止新建煤矿和其他矿产采选类等易造成水体污染的项目,整合生态项目资金,种植核桃、茶叶、经果林等经济林10万亩,绿化荒山近10万亩,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稳步推进土地绿化进程,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充分践行。
金沙县新化乡新龙村曾经因采矿而变得千疮百孔,给当地生态造成极大破坏。2013年,金沙县组织煤矿企业实施治理工程,共计恢复林地1300亩,复绿面积1566亩,栽种各种树苗35万株。
走进金沙县大田乡中药材产业园,绿色尽收眼底。2014年以来,贵州金沙穗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大田乡白坪村、大田村流转荒草地、林地和弃耕地共计8200余亩,种植红豆杉、欧李、皂角、连翘、无患子等中药材,并相继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解决当地农民就业100余人。金沙县大田乡依托贵州穗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钎汇草堂两家公司,利用乡内原有的荒山、草坡和弃耕地,示范引领种植中药材12000余亩,如今荒山披上绿装,变成了花卉园和药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显。
金沙县坚持铁腕治污,抓好中央、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信访问题的整改,抓好扬尘、工矿企业、燃煤及油烟污染治理,建成环境大数据监控平台,强化空气污染源头管控,县城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96.5%以上。完成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修复520公顷,废弃矿山变成了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4.13%提升到61.89%,县域河流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饮用水达标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
此外,金沙县煤电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种养 ”循环农业产业链发展壮大,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山青、水秀、天蓝、地洁成为了幸福美丽金沙的厚重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