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打造富有贵州特色新型工业化
2023
05/17
11:38

1月17日,轰隆隆的机械声中,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转化公司一片繁忙。白色粉末经激光高温烧结之后,工业级的3D打印产品便开始成型。

经过前期的积累,研究所目前已建成2个系列生产线共计8台工业级生产设备,均为贵州省首台/套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此外,研究所还自主研发了冷却系统,产能提高了30%。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行业领先的企业。

今年一季度,研究所预计将再增加3台3D打印设备。“目前3D打印在贵州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将积极培育本土市场,服务贵州工业产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科技支撑。”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所长古文全对记者说。

2021年3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提出聚焦聚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打造富有贵州特色、契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规模化发展,做大总量做强规模

2021年,贵州继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其中,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万企融合”“百企引领”,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居全国第一。

此外,贵州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振华新材料、中伟新材料等企业加快成长。去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余户。3户企业成功上市。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正在加工中的环形锻件。

2021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长8.9%。19个重点监测的工业行业中12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8个行业增长达到两位数。总体上来说,贵州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向好,实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加大资金扶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贵州多措并举不断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尤其是积极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除了开展培育本土市场主体之外,贵州也在持续推进招商引资,缺什么引什么,以招商引资做大增量,并致力于从中培育出更多的经营主体。

抓项目、扩投资,是贵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2021年前11月,贵州省引进工业产业项目2578个,合同投资额同比增长81.35%,开工项目1062个、开工率41.18%,投产项目1339个、投产率51.92%。

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全省各地推进和落地,贵州十大工业产业的“底盘”不断被夯实。去年前11个月,全省十大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25.04亿元,同比增长15.2%;十大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高端化引领,科技创新提质升级

贵州工业大突破的实现,既求量更求质,尤其是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近年来,贵州一直在加快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工艺的推广与应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021年12月24日,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在贵安新区正式开工。据悉,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435亩,规划建设年产60GWh。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将深耕贵州,全力以赴把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现如今,大数据已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一张重要名片。近年来贵州也在抢抓数字技术变革机遇,巩固大数据先行优势,强化数字经济为传统制造业赋能。

2015年6月,贵州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贵州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贵州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大幕就此拉开。经过多年发展,涵盖物流运输、土木工程等多个行业的贵州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成。

在贵州长征输配电电气有限公司的云平台上,电流数据每两秒更新一次,用电信息实现全周期自动化监管;在兴仁市兴筑商砼有限公司,依托“砼智造”平台的远程操控,2个人就能胜任以前需8-9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在智能化技改项目的赋能下,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年来,贵州的工业企业纷纷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登云”“上云”,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化应用。其中,贵阳市已推动实施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212个,带动469户实体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当下,贵州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之路正步入快车道。到2025年,贵州省将建设融合标杆项目200个以上,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到60以上。

集约化生产,建强工业全产业链

这些天,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工地上,每天有100多名施工人员加紧施工,挖掘机等80多台机械设备投入运转。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龙项目总投资60亿元,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随着一期工程的推进,当地新型材料产业集群进一步加速。

2019年,以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承载区申报的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成为全国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贵州大龙开发区抢抓机遇积极转型,形成了硫酸锰、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等锂电池材料的集聚发展效应。目前,共有新型功能材料企业13户,占整个开发区规上企业总数的28%,工业产值131.7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4.36%。

窥斑见豹,在发展过程中贵州积极依托开发区的集群效应,大力培育首位产业,推动生产要素向开发区内部聚集,走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道路。

在产业集群上,贵州的步伐不止于锂离子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还从多个方向进行了优化。其中,巩固提升优质烟酒、现代能源、基础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新型建材等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贵州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将实现倍增。到202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2.8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000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