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医学创新发展研究院与贵州科学城服务中心、贵州省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标志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医学创新发展研究院西南分院正式落户贵州科学城。
贵州科学城是贵州省科技厅、贵阳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贵阳高新区将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技术应用、产业孵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深入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通过高效的政校企对接机制,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去年12月,贵阳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及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成立贵州科学城业界共治理事会,共同探索“管委会+龙头企业+科研平台”发展模式,致力于将贵州科学城建设成为多方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科技园区。
目前,贵州科学城核心区域已集聚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超90家,涉及大数据、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行业,通过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加速汇集优质资源,推动“人、城、产”融合发展,“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正在成型。
聚创新之能
在贵州科学城,有这么一家“医院”,长年奋战在检测一线,确保建筑“身体健康”。这家“医院”就是贵州联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监控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联建)。
走进贵州联建,力学室、化学建材室、沥青混合料室、水泥室、化学分析室等实验室应有尽有,各类实验设备齐全,能全面覆盖土木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监控测量、勘察设计、特种加固、安全性鉴定与评估、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养护咨询等服务。
人会生病,建筑也是一样,渗、漏、裂、歪等方面对于房屋等建筑来说都是“硬伤”。为了练就精湛的“医术”,实现对建筑工程进行“精准把脉”,贵州联建先后与贵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阳信息科技学院、贵州开放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使公司的研发方向始终具有前瞻性。
“我们依托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结合‘大数据+检验检测’的新思路,创造性搭建的智能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就先后荣获了‘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科技创新奖(2021年度)一等奖’‘贵州省力学科学技术奖(2023年度)一等奖’,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让我们在行业中的优势愈加显著。”贵州联建副总工、研发部部长常娟娟说。
沉淀漫漫路,绽放处处春。如今,在贵安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都匀市外环东路道路工程、息烽县老旧危房排查等项目工程上,都有贵州联建的身影。去年,贵州联建各板块业务实现总产值约6000万元,在科技创新及市场占有率上均处于省内行业前列。
今年7月,由贵州联建研发部牵头,贵州必达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信息化支持,联合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研发的贵州省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备案平台成功上线。该平台基于大模型的新型数智化AI服务平台,以省内鉴定机构上传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为数据底座,应用知识图谱,AI智能提取报告关键信息,以实现报告分类、结论复核、在线审查、备案登记、信息存档、危险房屋预警预报等功能。
“贵州科学城是全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公司能够迅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动态,了解到行业内的最新趋势和前沿信息。同时,也能够与众多优秀的企业和团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技术创新的新路径。”常娟娟表示。
接下来,贵州联建还将打造以智慧韧性城市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运维体系为核心,以产业支撑、城市赋能为两翼,以“政府、科技、商业、民生”四类数智化应用为驱动的“一核两翼四驱动”这一核心目标,全力赋能城市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普查体检和健康监测全面数字化转型,助力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壮大,这已成为进驻贵州科学城的企业共识。去年5月,作为贵州科学城核心组成部分的贵州科学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孵化毕业企业49家,累计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348项,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00余项。
汇人才之智
11月19日,贵阳国家高新区(贵州科学城)2024年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冬季系列活动首场活动——“黎阳生态圈”优企名校行引才暨重点人才项目专场走进南昌航空大学,吸引23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提供岗位87个,收到求职简历198份,达成就业意向78人,推动校企技术合作对接项目7项。
本次活动是贵阳高新区围绕“黎阳生态圈”重点企业人才需求,根据校企在产业和专业的适配、对口实际,与省外高校打通合作通道、嫁接优质资源、深化政校企合作的积极尝试。活动中,南昌航空大学、贵阳高新区组织人事部、“黎阳生态圈”重点企业还围绕探索共建专业硕士联培基地、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毕业生实习就业、校企项目和技术对接等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
按照全区“平台化构架、项目化落地、持续化组织、品牌化打造”的工作要求,贵阳国家高新区(贵州科学城)2024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春、夏、秋三场,旨在以活动为载体,推动科研院所、企业、人才团队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保持区域活动的“热度”及创新活跃度,使科技活动成为强化区域协作、汇聚创新资源、推动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春、夏、秋三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近千名高校师生、黔籍博士等共同参与,线上直播间上万余人次关注,并帮助辖区重点企业从川渝地区成功引进人才77人,协助辖区企业收集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学生简历90份,其中50人通过面试,并达成初步意向,27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子直接进入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实习。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各类人才3320名。
人才资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今年以来,为加快贵州科学城人才聚集,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贵阳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系列活动中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人才服务等活动,旨在以多种形式创新、创优人才工作,持续深化人才战略,助力高新广育近悦远来的人才乐土,全力打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
毕业于重庆大学的罗超,是贵阳高新区企业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位引进的博士,参与了《城镇排水系统存量管网修复改造全过程数字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城市污水厂节能低碳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课题及项目的研究。
“博士出站后留企工作,可认定副高级职称。此外,站内对博士后研究课题进行立项,享受专项科研资助经费,同时选派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生产履约能力的导师为博士后科研及生产活动提供支持。”9月26日,“才聚高新区智汇科学城”博士(后)菁英人才供需见面会在贵州科学城举行,罗超在会上分享道,正因为所在企业及相关部门对科研的尊重,自己的研究空间不断拓宽,已成功申请12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经授权。
升腾烟火气
连日来,贵阳高新区与白云区、贵阳一中将合作开办贵阳一中贵州科学城中学的消息备受关注。根据三方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贵阳一中贵州科学城中学拟落地于贵州科学城核心区域,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学校规模按照60班寄宿制初中建制,拟于2026年6月建成,同年9月实现开学。
让来者安居乐业、安心逐梦,考验着一个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是支撑这座“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动力源泉。围绕贵州科学城何以“安”人的逻辑基点,贵阳高新区频频出实招,不断加速优质资源汇集,做好人才“安居”工作,推动一项项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落地,实现“城”与“人”的双向奔赴。
由贵阳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贵阳高新区产业青年之家“荣耀社区·夸父公寓”位于贵州科学城核心区内,共划分为企业宿舍、团队之家、青年公寓、单身小窝,有一室一卫、一室一厅一卫,两室一厅一卫,三室一厅两卫,四室一厅两卫等房型,全部采用精装修,实现“拎包入住”,还接入了商超服务和生活服务,通过高新荣耀之路小程序可线上进行房租缴纳、水电费缴纳、宽带申请、门锁管理等。
积极打造建设人才保租房、人才公寓等多主体住房保障体系的同时,贵阳高新区还规划建设了科技人才小镇、太阳湖人才小镇等5个人才小镇,并出台《人才小镇人才住房管理暂行办法》《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认定分类目录》等人才小镇配套政策,构建集奖励、销售、租赁、补贴于一体的住房政策体系。同时,着力将“教育+、产业+、科技+、环境+、城市+”等要素纳入人才小镇,加强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产业创新服务等综合配套,不断促进产学研城联动、学智财住交互,构建了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融合发展圈,让人才留得住、融得进、能发展。
贵阳高新区还在贵州科学城设置了“企业之家”服务点,提供党群人才、政务综合、税务综合及其他政务服务以外企业诉求接处服务。其中党群人才服务包括党组织、工会成立,换届选举、各类组织关系转接等基础业务办理,入驻接待、创业孵化、人才公寓入住(腾退)登记;政务综合服务包括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质量检查、立项审批、建设管理等;税务综合服务包括实名采集、涉税申报、税务更正申报、社保关联、税费缴纳及证明开具等;企业诉求接处服务包括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诉求进行收集转办、跟踪回访等服务。
今年以来,为了丰富园区青年精神文化生活,搭建沟通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贵阳高新区还围绕各类传统节日、健康生活、多彩体验等主题,组织开展了多项活动,全力将贵州科学城打造成为活力之城。
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邀请企业及人才欢聚一堂,组织月饼DIY活动,在“家门口”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在为期一个月的秋季运动会中,来自贵州科学城的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展示企业形象,凝聚团队力量;在“青春有约,缘聚高新”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中,打破传统交友联谊的固定模式,以MBTI人格测试拉开活动序幕,让大家能够自发地参与到交流和互动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朝气蓬勃的气息触目皆是。贵阳高新区足音铿锵,贵州科学城未来可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
编辑 罗昌
二审 李中迪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