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原标题:100%复工复产!大龙开发区产业发展踏“春”提速
来源:铁合金在线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在春意渐浓的季节里,大龙开发区接续发挥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积极谋划布局,全力抢占先机,不负春光动起来、拼起来、干起来,以重大项目建设之“进”、实体经济跃升之“效”汇聚产业蓬勃发展之“势”,全面冲响复工复产“冲锋号”。截至目前,大龙开发区400多家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各企业纷纷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扩产能,掀起了新一轮的生产热潮,奋力冲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春节连续生产“开好局”
春节期间,大龙开发区的中伟股份、中科星城、凯金新能源、汇成新材料、华电大龙分公司等19家规上企业假期“不打烊”,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增效益,全力冲刺一季度生产目标,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去年,公司整体运营情况良好,各条生产线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产能释放达70%,完成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产能产值再次跃升。”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春介绍道,“为保持产线连续运转和如期交付生产订单,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公司不停工、不停产,680多名工人全员在岗,各条生产线均是满产运转。”
贵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破碎、磨粉、造粒、石墨化、锻烧、高温碳化、成品处理等车间10余个,拥有前工序、中工序、后工序等生产线20余条,是贵州拥有全产业链的负极材料生产厂家之一。凭借行业领域技术优势,该公司生产的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安全性好、高温性能优、循环化性强等优点,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天津力神、日本松下、韩国LG等知名企业的优质合作商,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数码电子、应急电源、储能电池等领域。
2024年,凯金新能源持续推进石墨化生产线技术改进试验,新增磨粉造粒前后端工序,完成石墨化产品生产线的延伸,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生产,构建起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的雏形。
“当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一体化生产线的设备调试和技术改进试验,预计在3月份达到满产状态。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公司的用工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我们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招聘普工、电工、技术员、仓管员、维修工、行政人员等300余人,以此填补岗位缺口,助力企业快速发展。”王世春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释放产能,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全年完成产值25亿元以上。
节后复工复产“铆足劲”
2月12日,笔者走进大龙开发区贵州联航陶瓷研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见数十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配料、球磨、预烧、制粉、成型、排塑、烧结、上电极、极化、检测等作业,一袋袋黄色粉末经过十多道精细的工序,最终变成一粒粒黑白相间的打火机压电陶瓷。
“我们公司正月十二就复工复产了,目前员工全部到岗,生产效率也恢复到了节前水平,现在可日产打火机压电陶瓷1100-1500万对。”该公司总经理黄正梓介绍道,“2024年,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产销总体平衡,日产能保持在1100万对以上,全年生产打火机压电陶瓷40亿对,完成产值超3000万元。”
d2bf9411cd58918e1c11de671cc46bc.jpg
据了解,联航陶瓷于2012年9月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落户大龙开发区,是全国第二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打火机压电陶瓷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公司占地30亩,建有生产厂房4栋,厂房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现有员工110余人。自落户发展以来,该公司就立足可持续发展,组建管理研发团队,专注于打火机压电陶瓷的产品研发、生产线改造和市场开拓,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产品畅销贵州、湖南等地,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与支持,现已与园区内的金亿电子、东亿电气、金轮实业、卓颖包装等企业形成一条闭合式打火机制造产业链。
与此同时,位于北部工业园区的贵州铜仁创益橡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制管机械设备轰隆作响,工人正井然有序地进行投料、搅拌、定径、冷却、喷码、切割、检验、装运等工序,一派繁忙热闹景象。
“因为接到的订单比较急,公司从正月初二就开始向客户供货了,很多型号的产品已经断货,我们正在组织员工恢复生产,确保按时完成订单和持续供货。”该公司厂长李小平告诉笔者,“去年,公司生产经营总体平稳,完成产值超1000万元。今年开局良好,截至2月初已完成产值300余万元,全年产值有望达到1500万元。”
据悉,创益管业是大龙开发区启动“雁归工程”后的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于2014年10月签约落地,次年5月正式投产,公司占地135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现有自动化生产线4条,主要生产PE、PPR、PVC等系列管材,产品主要销往怀化、铜仁及周边城市,在贵州、湖南、重庆等地拥有300多家经销商,公司自有的物流配送体系能覆盖到大龙周边300公里。
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
重大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火车头”,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今年以来,大龙开发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发展”意识,坚持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以“拼”的姿态、“抢”的速度、“争”的干劲、“实”的作风,满弓劲发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1月16日,铜仁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拟审批公告,对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公示。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3170.16万元,建设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实现年回收利用废旧动力锂电池4.39万吨,年产出16321吨三元黑粉及10000吨磷酸铁锂黑粉。同时,年产出元明粉36416吨、电池级碳酸锂5250吨,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10000吨,磷酸三钠16077吨、硫酸亚铁11119吨。
2月5日,铜仁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审批后公告,对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扩建的年产5000吨高端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项目作出环评审批决定。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723万元,通过改扩建公司现有空置厂房,建设1条高端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设施,实现年产锰酸锂正极材料5000吨。
2月6日,新春上班第二天,铜仁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大龙开发区举行,吹响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冲锋号角。其中,中伟循环镍金属绿色智能精炼项目、年产5000吨高端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项目、年产15000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技改项目等园区重大项目参与集中开工。
中伟循环镍金属绿色智能精炼项目作为此次集中开工的代表性项目,由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15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湿法处理高冰镍制备电解镍工艺,主要建设镍精炼车间、仓库及相关配套设施,形成20000吨镍精炼产能,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年缴纳税收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100余人。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贵州大龙年产20GWH钠电池电芯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广东嘉尚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红星电子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正在紧密安排施工要素,抢抓施工“黄金期”,掀起大干快干的建设热潮,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建成、竣工项目早达产。
如今,一个个投资体量大、投资结构优、辐射带动强、惠及民生广、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生态工业新城的大地上拔节生长,为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转自:铁合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