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省企业正紧锣密鼓地把握时间节点,全力加速生产,力争在一季度实现各项既定目标。智能制造在企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车间内的劳动场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在位于都匀经济开发区的浩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不断,工人们忙碌不停,各条自动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
该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工厂产能,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已发展为集玻璃研发、制造配送于一体,日产玻璃瓶220万只,拥有350余名员工的规上企业。2024年,该公司完成年产值1.77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黔东南高新区,贵州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无尘净化生产车间内,精密仪器排列有序,高速运转,技术人员专注工作,呈现出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设计、封装、测试、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年产能达到36亿颗半导体集成电路和霍尔传感器。这些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物联网、户外显示、半导体照明、电源管理、存储器、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在位于丹寨金钟工业园的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工人在数控机床车间忙碌作业。
近年来,该公司已在无心磨床、五轴工具磨、刀片周边磨、加工中心及钻攻机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并成功研发出高液静压数控无心磨床、五轴联动数控磨刀机及数控周边磨床等专利产品,产品更远销至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
在位于贵安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的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装配有序,一块块钢板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工艺处理下变成一辆辆新车下线。
长江汽车占地1800余亩,已发展建成先进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四大工艺生产线,建成研发实验室及公用配套设施、纯电动货车整车生产线,具备纯电动货车整车生产资质。
在位于贵安综合保税区晶泰科(贵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身着防尘服的工人熟练地操作着自动化设备,从切割、检测、超声波清洗,到偏光片附贴、热压,再到功能测试、组装、可靠性试验,热火朝天且井然有序。
晶泰科作为一家集液晶模块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业务从80%增长到95%,客户遍布欧洲、中非、中东等地。
在位于铜仁高新区的贵州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激光切割生产线上,技术人员在检测厚度仅0.2毫米左右的滤光片。
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车载摄像头、安防监控设备及光通信信号传输等多个终端领域,凭借不懈努力,现已具备镀膜材料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目前,该公司手握59项专利,其中2项为发明专利,55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位于贵阳国家高新区的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该公司主要从事反渗透膜和纳滤膜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具有膜片制造的核心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是国内知名的复合反渗透膜专业化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已经广泛应用于饮用纯水、食品饮料、医疗制药、市政供水处理等领域。
位于遵义市的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手持遥控器开启机械手臂搬运板材,在运输带上一块块板材传输至下一个加工点,电焊、打孔、喷涂等工艺在设备的加持下一气呵成。
该公司通过5G工业互联网赋能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26台机器人1分钟完成加工1台电梯零部件,产能从年产1200台电梯提高到15000台,实现生产、管理、销售无缝对接,成为终端产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位于独山县经济开发区的一家马达电子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全神贯注,目光紧锁手上的操作,动作娴熟而精准,有条不紊地完成一道道工序,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公司主要生产微型直流马达,产品广泛应用于复印机、数码相机、智能扫地机、无人飞行器、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市场覆盖欧洲、美洲、亚洲,还与佳能、飞利浦、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位于盘州市红果经济开发区的贵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机械手按技术工人拟定程序运转。
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大型能矿装备制造的专业化高新企业,一直以来深耕煤机装备制造领域。近年来,该公司不断投入研发高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在推进生产设备的智能化升级,目前具备先进生产制造设备500余台(套),拥有完备高精尖检测及生产设备产业链,专业从事液压支架、刮板机、采煤机、皮带机等煤矿机械设备研发、生产、制造。
近年来,贵州制造业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通过科技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制造业向“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强劲的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编辑 陈慧
二审 王纯亮
三审 成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