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着“中国娃娃鱼之乡”的贵定,近段时间以来,由于政策、市场等因素。记者听到有这样的声音—娃娃鱼(学名大鲵)“降”身价上百姓餐桌不再神秘,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娃娃鱼。
贵定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全县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100-140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48%,物产丰富、生态良好。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最古老的两栖类动物之一,被称为“水中活化石”。娃娃鱼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山涧洞穴中,《本草纲目》记载,食用娃娃鱼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它的皮肤分泌物能治疗烧烫伤。
在有着“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称的黔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贵定县,素有黔南最高峰斗篷山,这里有着苍翠茂密的原始森林,也是国内距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林区。
岩下乡就位于斗篷山山脚,全乡沿山脚下的峡谷而建,谷底有河流,山脚下有一“龙洞”。特殊的贵州喀斯特地貌成就了贵州的原生态,由于生态系统保护较好,地下容洞资源较发达。上世纪至2004年左右,当地村民经常有“从洞内流出娃娃鱼”的传说。
拯救生态 迎来“娃王”产业时代
尽管1986年野生娃娃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受利益驱使,偷捕、走私、贩卖使得野生娃娃鱼几乎绝迹,而人工繁育娃娃鱼的技术难关又始终没有突破,娃娃鱼面临着灭顶之灾,拯救生态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娃娃鱼就是保护生态,从2004年以来,一场保护生态链的攻坚战就此拉开。积极开发和申请娃娃鱼人工养殖项目,争取到包括国家农业部野生娃娃鱼救助中心等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
贵定县岩下乡乡长杨翔云谈到娃娃鱼产业发展情况时很是兴奋。
2004年,引进第一家专业的养殖公司,该公司把一尾足有83斤的娃娃鱼,当时号称“娃王”,从遵义“搬家”到贵定,当时就有人出价100万元了,他们舍不得卖,移到我们这里来做种!已经20多岁了,仍然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但就是它—带动了我们贵定“娃王”产业的发展,也为了我们赢得了“中国娃娃鱼之乡”的美誉。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如今的贵定,已经发展成为近3000大鲵养殖户、娃娃鱼养殖数量达30万尾,年产值几个亿的规模。
“规模上来了,如今的问题也来了,销路是个难题。”
贵州锦江大鲵公司岩下养殖基地杨焱清告诉记者。
2012年以前,每斤娃娃鱼的市场价在1500元左右,基本上都是高档餐厅,每条成年娃娃鱼基本上要养殖3至4年才能上市,每条重4斤左右,也是客人最能接受的重量,这样一来,一桌饭吃下来,怎么也要几千块。所以只有少数的人能消费,这也是为什么娃娃鱼那么神秘的原因。
曾经的“娃王” 产业 如今的困惑!
如今,娃娃鱼不再是哪么神秘,普通百民也能消费?受政策、市场、产业自身发展等多种因素。在贵州百姓的餐桌上,几百块一斤的娃娃鱼早已经不是梦想。
“娃娃鱼跌破千元进普通百姓的餐桌,这对提高我们的销量来说是好事。”贵阳一饭店经营户如是说。
“产业发展已经呈现出规模效应,但娃娃鱼由原来的奢侈消费变成现在的普通消费。这本身应该是好事,但整个市场的销量还是打不开,我们政府转换角色当销售员也做了不少工作,组织多次去沿海等发达地区,亲自为企业找出路,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提到如今的娃娃鱼销路时,杨翔云乡长显得很烦恼。
一个产业的发展应该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解决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但如今,由于消费者对娃娃鱼的了解甚少,为了适应市场,娃娃鱼“降”下身份来迎合市场,这是一个理性消费的时代,老百姓会给理性发展的娃娃鱼产业一个合理的回报,消费者也会为此而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