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经济开发区大道旁,一幅醒目的标语昭示着茶乡人的一种理念和目标:“守住绿水青山,抱得金山银山。”环视整个园区,笔直的大道四通八达,厂在林中,林在厂中,大大小小企业的员工在整洁有序的车间里有条不紊地操作。让人惊叹的是,整个园区的企业,竟然没有一根烟囱,没有一丝工业废气排向天空。
6月19日,虽然天公不作美,大雨不时袭来,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采访的激情。大家冒雨先后走进经开区黔茗茶业、阳春白雪茶业、湄窖酒业、以晴集团等企业,进车间参观先进生产线,在机器边与一线工人倾情交谈,摄影师则不放过任何一处值得拍摄的亮点。
湄潭,这个传统农业县的“工业梦”始于2004年。园区的同志告诉我们,定位为“绿色工业平台、城市建设新区、区域发展中心”的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就在这一年诞生。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为特色绿色食品深精加工,通过发展,最终形成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生态化、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具有湄潭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体系。2008年,园区升格为市级园区,2009年被遵义市列入“10+”工业园区。2011年,园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湄潭经济开发区常务副主任唐小宇说,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理念不动摇,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之初,园区就严格企业准入条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一律不引进。目前,入园企业达85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7家、市级7家。201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8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
在黔茗茶业的爱心车间,6个残疾员工在熟练地包装茶叶。“我女儿上高一了,丈夫在家务农打点零工,日子过得去。我虽然身有残疾,也能挣钱养家。”田洪琴脸上洋溢着温馨和满足。湄潭黔茗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俊告诉我们,公司目前为20个残疾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分别从事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包装等,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5%。
“湄潭坚守住生态发展理念,围绕茶产业、绿色食品、高科技产业抓工业,18.65平方公里的园区没有一家污染企业,而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黔茗茶业做大了不忘社会责任,阳春白雪茶业通过挖掘湄潭茶产业文化历史进行品牌打造,湄窖酒业发展酱香、茶香酒丰富湄窖酒产品体系,以晴集团带来的则是高科技光电产品和生态科技。”离开园区,贵州日报经济一部主任范朝权做了这样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