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6300多公里长的古老长江,将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河流与地理的概念。如今,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已经开始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更密切的合作,利用天然的长江航道和现代化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推动产业转移、深化产业分工。
长江经济带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放大梯度 转移辐射
不久前,美的集团对位于湖北荆州的冰箱生产基地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新增两条生产线,产品由普通向高端转型。这一扩能升级,使美的的冰箱生产量80%都集中在了荆州基地,一举打破了荆州、合肥、广州三大生产基地“三足鼎立”格局。而在长江沿线,已有72家企业纳入美的采购供应链,集聚效应凸显。
“从荆州往中西部运出的每台冰箱,物流成本要比从沿海出货便宜30元。”这对利润“比纸还薄”的家电行业来说,不得不说是巨大的利差。
长江流域是我国区域梯次发展最为明显的地区,自东向西汇集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乡,所以,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快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腾笼换鸟”,不断扩大优势产业的辐射能力,是长江流域转变发展方式的题中之义。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析说,从产业定位来看,上中下游各具特色,转型升级的方向也不太一样。长三角作为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实力雄厚,改革开放较早,应该成为高科技研发中心、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端产业、总部经济的集聚地;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装备制造基础,产业配套能力比较强。而且区位条件好,交通四通八达,物流成本低,应将其打造成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和物流中心;上游地区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应依托资源加快科学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如今,长江流域各省市不约而同提出依托自身资源、科教与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迅速壮大新兴产业。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接待企业注册、咨询人数近20万,新注册企业数达到9000家,尤其是外资企业占比,由原来的4%上升到10%。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表示,一旦区内企业更多升级为地区总部和区域营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资源进入长江经济带。
在中西部,安徽正在发展的皖江经济带;而成渝地区正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新产业,还打通了开往欧洲的铁路线;湖北的产业布局则是以大耗水、大运量的冶金、化工两大基础原材料工业和汽车、船舶、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