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6年,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0万亩,培育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2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
2013年,黔茶书写了辉煌的一页,以611万亩跃居全国第一的茶园面积开启了新的征程。建成不等于投产,《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6年,贵州投产茶园将达到500万亩,以保障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的目标。
500万亩,3000家,500亿,1000元,这些数据从何而来?
快速发展之后的冷思考
“十年磨一剑”。从2006年100多万亩茶园走到了2013年投产茶园面积270万亩、茶叶总产量13.6万吨、产值105亿元,综合产值152亿元,黔茶让大家看到的是发展“奇迹”,是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力度的结果和行业主管部门所倾注的心血。截止2013年底,贵州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1337家(加工点1789个),茶叶加工企业集群效应初显。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6年,贵州省投产茶园将达到500万亩。
500万亩是个什么概念呢?意味着到2016年贵州省的投产茶园面积将是2013年的近一倍。2013年贵州省茶叶总产量为13.6万吨,到2016年贵州省茶叶总产量将达27万吨。
谁来弄出这“多出来”的13.4万吨?在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更要冷静下来思考。
贵州省茶办品牌市场培育组组长雷睿勇说,通过在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地调研后,发现一个规模加工厂因为茶青的运输、保鲜等条件的制约,这个加工厂最大可以辐射的范围就是1000-1500亩之间,所以《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形成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的总体目标。
在福建安溪考察时发现,小小的一个安溪县城就集聚了30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福建安溪的茶产业很发达,在茶园的管理、加工等环节都达到了很细致的分工,所以说建3000家初制企业是很低的一个目标,只有3000家初制企业的建成才可以覆盖全省的500万亩投产茶园,这样才能保证茶园的茶青的下树率和茶农的积极性。
同时,以3000家初制企业为基本的立足点,全省形成60家精制加工企业和50家精深加工企业与之配套,力求把500万亩投产茶园的全部资源消耗掉,形成茶产品,把“茶”变为钱最初的过程保障好。
量变更要质变
“量虽然是关键,但是质量安全才是黔茶的‘生命线’,所以在做量的同时必须确保质量安全。”省茶办基地与质量安全组组长严家斌说,茶叶质量安全既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以清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为发展方面,目前,制修订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已在全省十大茶叶品牌推进。
湄潭是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领头羊、风向标,茶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在湄潭县马山镇长安村的部分茶农,在当地也办起了“加工厂”,由于资金的短缺,加工厂就设立在自己的住所处,左边是“加工厂”右边就是吃饭睡觉的住所,这样的情况在贵州省茶叶产区比比皆是。
严家斌介绍,针对贵州省茶加工企业面临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茶叶标准化的修制订工作完成后,将会有所改善,上游的加工企业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执行才能使用其品牌,必然要求下游的初制“加工厂”达标才能进行收购,所以,这些“加工厂”要把做的茶卖出去,就会向着标准去做。
同时,也将联合其他的相关部门对达不到质量安全的加工点进行规范和取缔。现在,对质量安全执行的是“零容忍”,发现了坚决“拿下”,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加工点,消费者也可以进行监督和举报。
对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政府也有相关的扶持,通过政策的引领力争把“小的做规范、做大,大的做强”。
提出做3000家企业,不是意味着小作坊可以遍地开花,而是要求更苛刻,达不到条件的作坊,将从茶叶加工行业消失。对于有志于茶产业的投资者来说,则是一个很好的进入机遇。
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生产规模上去了,加工企业增加了,黔茶就发展好了么?怎么让这些企业有更好的生存空间?专家说,将茶叶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要打破地域狭隘限制和“小而全”成长瓶颈,茶企业抱团发展、优势互补成为破题的关键。“中小茶企技术提升、电子商务平台、仓储物流配套、O2O体验店……”一条龙式的发展模式将把“小中大”企业盘活。
《三年行动计划》将扶持10个一条龙式发展的黔茶产销联盟,将分散、弱小、零乱的众多中小型茶企整合起来,走集群发展和集约发展之路。今年6月在湄潭全省80家茶企抱团,成立了贵州省第一家黔茶产销联盟——— 贵州智慧黔茶联盟。该联盟理事长、湄潭兰馨茶业公司的董事长金循说,如今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不但成熟的茶企业要整合资源、集团发展,年轻的初创的中小微型茶企业更需要抱团取暖、集群亮剑,才能打破成长瓶颈。茶企业进入联盟后,会省心不少,涉及的农户只管种好茶,茶企业只管生产好茶,销售及发展就由联盟来做。
目前,该联盟已经与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知名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在这些平台上开起了联盟官方旗舰店,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育和打造网上茶城电子批发市场(B2B)和电子零售市场(B2C),建成年销售50亿元以上的“航母级”黔茶电商平台。
日前,由贵阳市、以及省内的茶叶产业化开发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等20余家成员组成的贵阳市茶产业联盟成立,促进贵州省茶产业重点企业、大专院校等科技资源共享,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合作机制。
一家黔茶产销联盟就带动了80家茶企的发展,10家将带动近千家茶企的发展。通过抱团发展,竞争力将向前迈一大步,对黔茶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的扩展无疑是强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