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历翻到2014年10月1日,我们欣喜地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5岁生日。65年来,中国人民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在中国版图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数百万贵阳儿女也在不断拼搏,与祖国共前进、共发展,共筑“中国梦”。今日起,本报推出“共和国同龄人亲历贵阳发展”系列报道,通过采访与共和国同龄的贵阳工人、教师、医生等普通人,讲述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事创业的点滴故事,从不同切面展现贵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
“贵阳抓住一次次时代机遇,铸就了工业腾飞的坚实基础。”在贵阳轴承厂工作了41年的王鲁贵说,作为三线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他祖籍山东却成长于贵阳,可以说是贵阳工业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9月30日下午,刚打完乒乓球回家的王鲁贵一身运动套装,清爽的光头,高大的身材,显得精神十足。65岁的他与共和国同龄,从贵阳轴承厂退休已经五年,过上了悠闲的晚年生活,但一回忆起参加三线建设的几十年岁月,他仍激动不已。
“三线建设前,小河(现属花溪区)没什么厂矿,就是农村。”王鲁贵老人说,那时,贵阳的其他地方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小加工厂,但也只是些作坊而已。“贵阳轴承厂所在地,当时就是一个打铁的作坊。”
三线建设开始后,一大批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人来到贵州、贵阳,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带动了贵阳工业的腾飞。
王鲁贵19岁高中毕业来到贵阳轴承厂,从学徒工做到管理百多号人的工段长,一干就是41年,多次被评为厂里的“先进生产者”与“劳模”。“那时候车间的师傅都叫我‘小老虎’,因为我喜欢钻研,干起事来又快、又猛、又有劲。”谈起当年的事,王鲁贵很是自豪。
王鲁贵回忆说,到上世纪70年代末,贵阳轴承厂已有3000余名职工,轴承年产量达3000万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机等行业,畅销国内外。“因为三线建设,一批又一批像贵阳轴承厂一样的工业企业在贵阳快速发展起来。”他说。
上世纪90年代,在王鲁贵长期工作过的地方,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经开区的诞生,对贵阳工业发展来说,又是一次大机遇。”他自豪地说。
经开区良好的区位、政策、配套设施、优质服务赢得了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并且迅速形成了“多元推进、成龙配套”的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一跃成为贵州最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区域,是贵阳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经济区域。
“现在贵州、贵阳的工业起来了,天上翱翔的飞机上有贵州的产品,地上奔驰的汽车里有贵州的产品,大海里的轮船上也有贵州的产品。作为一名贵阳的普通工人,我真感到自豪。”王鲁贵说。
最近,在电视中看到贵阳正在发展大数据相关产业后,喜欢钻研的王鲁贵又查阅资料,了解了不少大数据的知识。“这对贵阳的发展来说,是一次新机遇。”他相信,贵阳完全可以再次抓住机遇,“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