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前,湄江水从贵州遵义的东北方向顺势而来。流水汇进乌江、湘江、长江,催生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经过遵义东面的峡谷时,它冲刷出一个倒U字形的弯道。这个弯道形似人们欢笑时舒展开的眉毛。这启发了为城镇命名的官员,“湄潭县”由此得名。
今天,那里的人们正在用更为现代化的方式,回馈这些古老的历史,并再一次阐释了这个地方名字里的美好寓意。
一片茶叶的传承
在狭长的湄江河北岸,一片18.76平方公里的厂区铺在交通干道两侧。一个车间内的生产线专门加工湄潭当地的绿茶——从光波杀青提香,到智能风选,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
这样的设备曾经让来自东部城市福建武夷山的茶业专家惊叹不已。“真没想到。”他说,而原因是“在贵州这个地方”。
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喀斯特地貌。交错的地质断层,让这里遍布山峰沟谷,零碎的坝地镶嵌在丘陵之间。相对于平原地区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大自然给湄潭设定的条件,刚够上了及格线。
但是,湄潭人并不希望被自然束缚。他们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决意要把劣势变成优势。距离湄潭县城东北方向十公里,核桃坝村的茶农田仁慧,感受到这种变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所在核桃坝是全县出了名的穷山村。村里水利失修,严重缺粮。当时的村支书何殿伦说,再勤劳苦干,也锄不出“金娃娃”。
出路就在种茶。这一点上,湄潭有着天赋的优势: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
核桃坝村的茶业始于5.5亩土地。当年,村支书何殿伦带着3名大队干部,试种了5.5亩茶树。
之后靠着肩挑背扛,四处推销,迈出种茶卖茶的第一步。几十年光阴逝去,在这5.5亩土地上,成长出国家级金奖绿茶“湄洲翠芽”。这片茶叶,改变了核桃坝村的历史,也改变了湄潭的历史。
“希望在茶、成败在茶、出路在茶。”湄潭县上下把这句话当作共识。
2013年,湄潭茶业综合收入达到41.2亿元,“湄潭翠芽”品牌价值达12.27亿元。“中国茶城”正式开市,“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开门迎客。湄潭还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茶叶籽产业发展示范县”。茶业已经成为湄潭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对于田仁慧来说,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产业兴盛,采茶季节,她每天清晨上山,一上午能够采茶15斤左右。到了傍晚6点,村里茶青交易市场的钟声准时敲响。这是她和茶农们卖茶的时间。“田头有了交易市场,方便!”田仁慧脱口而出。
过去几年,湄潭县根据茶产业发展需要,按每万亩一个的规划,投资修建了五六十家这样的交易市场,实现了茶区全覆盖。这个市场,集中着农户和经销商。湄潭县农牧局副局长陈勇说:“集中交易实质上是对茶农的一种保护,农产品在原产地实现自由流通,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效益。此外也便于快速检测农残,保证茶青质量。”
新的交易机制,给田仁慧带来更多收入。“以前田头交易时,被茶商随意压价的情况没有了。”今年,她家的9亩茶园,将带来将近8万元的纯收入。
老支书的故事还在流传,而新生的活力也在不断注入。今年6月,来自农业部的机关干部何绍周来到核桃坝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未来一年,这位经济学博士的工作任务之一,是要在核桃坝这个“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现代职业茶农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