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打造贵州绿色建筑市场的“私人订制”
2014
11/17
12:24

不用一砖一瓦,能建造房子么?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的答案是:可以。

11月5日,走进位于修文县久长镇的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就可以见到一栋没有用一砖一瓦的钢结构标准厂房。

“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墙壁、房顶全部都是由企业自主设计、制造的钢材拼接、组装而成。”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珂说,这种钢结构建筑深受市场欢迎,企业今年接到的钢结构工程订单便有望达到2.5亿元。

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集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以及安装施工于一体,在贵州30余家同类型专业钢结构企业中,是屈指可数的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是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原铁道部贵阳车辆厂)的一间新车制造车间。

2000年,依托新车制造车间富余的加工能力,南方汇通开始接一些大型建筑企业的钢材加工订单,其中为建筑行业巨头美国巴特勒公司进行钢结构构件加工的订单便达到5千吨。正是这些订单,让南方汇通看到了市场前景。

“既然有能力替加工,为什么不自己制造?”2008年,南方汇通注资1020万元,成立了贵州汇通申发钢结构有限公司,在白云区都拉营建立年产2万吨的钢结构生产加工基地,计划做贵州钢结构市场上的“私人订制”。

相比于传统混凝土以及砖结构建筑,钢结构属于“绿色建筑”,它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时间,而且还具备绿色、环保等特点。生产出来的成型钢材标有序列号,工人们在施工现场就可将这些钢材料按照顺序拼接、组合。即便未来建筑物废弃,还可以回收钢材,至少可节省30%的钢材成本。

如此“利好”,让汇通申发迅速打开贵州钢结构市场——贵阳火车站站改工程、贵阳烟厂搬迁工程、贵阳奥体中心、贵阳国际会展中心等标志性项目以及建筑都采用了该企业的钢结构构件进行搭建,企业成立当年便实现销售收入6290多万元。到第二年,这一数字变成8900多万元。

据统计,2010年贵州省每年的钢结构建材需求量是20万吨左右,到2014年增至40万吨左右。虽然贵州建筑钢结构市场迅猛增长,汇通申发却在尝到“甜头”后遭遇到发展瓶颈。

“受加工能力所限,满足不了大型建筑企业的构件需求;受场地所限,企业缺乏大型钢结构产品的生产能力,不少大客户在咨询后最终都选择了在外地进货。”黄珂估计,贵州省每年大约有60%的钢结构产品都是外省购进。同时,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字头企业也逐渐进入贵州,长此以往,订单流失的汇通申发会逐渐沦为他们的“二包”“三包”甚至“四包”企业。

“求变”,成为汇通申发的出路。2010年,汇通申发管理层作出增资扩能的决策,将企业注册资金追加到5000万元,并引入贵州北极熊集团作为战略伙伴进行融资。2011年8月,汇通申发与修文县签订协议,在久长镇建立年产10万吨钢结构生产基地,2013年6月试生产,企业钢结构单间产品的生产能力由10吨提升到30吨,加工能力由2万吨提升到10万吨。

今年年初,企业接到了贵阳综保区海关大楼裙楼的钢结构订单;5月份,相继接到了遵义会展城、福泉体育馆等项目的钢材订单。从去年6月份至今,企业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亿元……

当前,贵阳市正在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汇通申发因其钢结构市场的高成长性,被列为重点扶持企业。11月4日,市发改部门邀请贵阳轨道公司、贵阳铁投、贵阳城投等市属投融资平台与汇通申发对接,对该企业产品市场进行推广。

“现在我们的生产线已经开了三分之一,如果能够满负荷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将会达到8至10亿元。”黄珂说,“目前企业在申报建筑行业中的二级资质,预计3至5年时间,汇通申发能够达到‘中’字头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