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扩大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增强生产能力。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原则,该县积极扶持贵州卓豪、贵三红、山珍宝、泉源菌业、台万养殖场等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进工厂、进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全县县级以上龙头企业55家。龙坪提子、团溪天麻、白果贡米、贵三红、山珍宝等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现全县已认证无公害产品15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保护标志2个,创建国家级品牌2个,省级品牌8个。
二是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发展农业产业。该县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依托一个组织、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围绕蔬菜、辣椒、畜牧、林下经济、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扶持发展、规范完善、整合壮大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县种、养、加、产、购、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共计347家,入社农户达到4395户,带动土地流转24.2万亩,引领7万农户发展产业25万亩,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2亿元。
三是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大力培育新型主体。以农业“321工程”创建为抓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切实加大土地流转,着力建设东部辣椒产业板块,在红色产业带发展辣椒25万亩、提子4000亩;在中路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产业板块建成高效设施农业2万亩;壮大西部夏秋反季节蔬菜、优质烟叶和草食畜牧产业板块;高速沿线结构调整种植刺梨3000亩。巩固创建农业“321工程”种植类16.4万亩、养殖类4.35万亩,并升级打造“456工程”种植类1500多亩、养殖类800余户。出台了《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实施意见》,培育家庭农场120户,适度规模经营主体66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47个、龙头企业55家,培育大户能人66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