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切换
新闻
徐嘉民:要站在全国视野正确研判贵州茶产业
2014
12/21
13:48

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今天在西部开发报上发表题为《要站在全国视野正确研判贵州茶产业》的文章,全文如下:

一、全国茶产业的形势

根据农业部和中茶协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茶产业可谓喜忧参半:

(一)茶园面积继续增加。据17个产茶省(区、市)上报汇总,共计茶园面积3869万亩,同比增加253.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917.6万亩,同比增加227.3万亩,增8.4%。

(二)茶叶产量增加。去年干毛茶总产量189万吨,同比增加11.5万吨,增6.5%。其中,除浙江、江苏因灾减产,其他省(区、市)全部增产,增产较多的云南增3.6万吨、四川增2.3万吨、贵州增2.2万吨、湖北增1.5万吨。

(三)茶叶产值增加。干毛茶总产值1106.2亿元,同比增加123.8亿元,增12.6%。其中贵州增加26.1亿元、福建增18.3亿元、四川增15亿元、云南增13.4亿元、河南增12亿元。按茶园面积计算,亩产值2859元,提高141元,增14.4%;按茶园采摘面积计算,亩产值3791元,提高140元,增3.8%。

(四)名优茶和大宗茶双双增加。名优茶产量84.9万吨,增加6.3万吨,增8%;大宗茶产量104万吨,增加5.2万吨,增5.3%。由于中央严令控制公费消费,名优茶价格明显下降,大宗茶价格适度上升,使全国名优茶产值增幅减缓、大宗茶增幅加快。名优茶产值791亿元,增加69.6亿元,增9.6%;大宗茶产值315亿元,增加54.2亿元,增20.7%。名优茶与大宗茶产量占比分别为45%和55%,与上年基本持平。而产值占比,名优茶占71.5%,同比下降1.9%;大宗茶占28.5%,同比上升1.9%。

(五)六大茶类均衡增产。随着市场的变化,绿茶和乌龙茶产量增幅下降,低于整个茶叶总产量平均增幅,黑茶、红茶、白茶和黄茶增幅大幅上升,均高于整个茶叶总产量平均增幅。全国黑茶19.7万吨,增加2.7万吨,增16%;红茶19.8万吨,增加2.4万吨,增14.2%;绿茶124.9万吨,增加6万吨,增5%;乌龙茶22.9万吨,增加0.8万吨,增3.6%;白茶1.1万吨,增加1898吨,增19.8%;黄茶2253吨,增加215吨,增10.5%。

在茶叶出口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依靠国内茶叶消费市场增量来维持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是有限的。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越南是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国。

其中:中、印两国茶叶产量之和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2012年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越南的茶叶产量分别为179万吨、112万吨、37万吨、32.5万吨、15.8万吨。而茶叶消费量全球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130万吨)、印度、(93.2万吨)、俄罗斯(18.2万吨)、斯里兰卡(15.2吨)和巴基斯坦(13.1万吨)。

2012年全球茶叶出口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肯尼亚(43万吨)、中国(32.2万吨)、斯里兰卡(30.6万吨)、印度(18.3万吨)和越南(13.5万吨)。2013年全球茶叶进口量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18.9万吨)、英国(14.5万吨)、巴基斯坦(13.1万吨)和美国12.6万吨。随着茶叶在师姐各国推广的深入,全球各茶叶消费国的各茶类消费结构还将会发生变化。

2012年全国茶叶产量排在前5位的省份:福建32.10万吨,面积332万亩,茶叶平均亩产达96.8公斤,全国第一;云南27.17万吨,2013年全省茶园面积586万亩,开采面积510万亩,毛茶总产量30.98万吨;四川21.02万吨;总面积达到420.4万亩,湖北20.70万吨;浙江17.44万吨。贵州2013年茶园面积611万亩,产值13.6万吨。

从数据来看,我国茶叶连续保持了10多年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未来全球茶产业发展的主体格局不会发生变化,绿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茶产国消费量的增加成为拉动茶叶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总体而言,国内茶产业仍然处于同质化的初级竞争阶段,通过多年的积累以及产业链的优化,茶叶企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如何调整思路。

二、再认识贵州茶产业

从以上综合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贵州茶产业在这个大的背景下,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是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话语权是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贵州茶的核心竞争力已构成了以下几个部分;

1、品质,生态,安全等是构成话语权的基本组成部分;

2、600余万亩的茶园面积构建了贵州茶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量的优势,但还不完全具备竞争力。大家已切身感受到,贵州茶今天的影响力和地位,只花了7年的短短时间,用这个速度上来看,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这7年,贵州茶从量上实现了大的突破。但也是贵州茶必须要走的一条路,这条路符合当前已是今后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现实发展的选择。所以说我们不能简单批评面积的问题,事实上,没有面积,那来这么多的投资者。

3、从面到点的突破。长期以来,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贵州茶叶散、乱、小,有品名,无品牌,现在在福建和江浙一代,许多人在贵州大量批发贵州茶叶去加工成碧螺春和金骏眉,而用贵州茶叶装入外地名牌盒子的商品比比皆是,走俏市场。很多人为此不平,认为是给别人当 “殖民地”了。

我们认为,不能简单这样来评价,无论凤冈也好,或是其他茶区也好,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要感谢他们,教会了我们做市场。走过了积累阶段的今天,贵州茶必须奋起直追,要有闯市场的意识。

就大格局而言,贵州茶面临腹背受敌的竞争环境。中国茶业版图六大茶品类争夺地盘,瓜分天下。目前尤以福建铁观音(青茶类)、云南普洱(黑茶类)划的疆土最大,并还在强势扩张,挤压绿茶地盘和其他品类。而在绿茶战场,四川、浙江,安徽,江西等传统强敌也在激烈争夺各自的领地,同时对黔茶也形成围追堵截之态势。

想要开疆拓土,圈得贵州茶的地盘,商战,就在所难免。

现代商战,打的不是产品,而是认知。

按消费者对茶的认知,六大品类中,青茶类也被福建用铁观音牢固圈定,黑茶类被云南用普洱强势标注。其他品类,目前尚缺乏牢固而清晰的认知代表。

尽管绿茶品类竞争激烈,但消费者头脑中绿茶品类还没有真正被哪个省份强势标注并获得产权认证。迅速夺取绿茶领袖地位,成为绿茶品类的代表,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战略机会。而根据我们的资源优势,这也才是我们唯一能够有机会去占领并最终能守得住的地盘。

让“贵州”=“绿茶”,等于高品质绿茶,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贵州”就是“绿茶”品类的代表或代名词,这才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核心任务。而“绿宝石”与“贵州绿茶”刚好形成互补,提到贵州绿茶,就想到绿宝石,这是非常清晰的定位。

战略大师特劳特说过一句话:商战中你想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竞争对手会让你做什么。我们必须回答:消费者既已形成的认识里黔茶是红茶吗?竞争对手形成的竞争格局还有红茶的机会吗?品类战争中红茶的版图足够大吗?今天,我们必须要站得高,看的远,要处于全国茶业竞争高处分析竞争格局,找准我们贵州茶的位置并去圈得我们茶叶市场更大的领地,构建品类之战的三足鼎立之格局。

今天,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将“绿宝石”打造成为“高品质绿茶”的代表。全力扶持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梵净山茶等公共品牌做大做强,事实上,只有公共品牌的做大,才有产品品牌的做强,这在业界已成共识。

为此,我们必须要有这种自信,也必须要有这种信心,必须要拿出勇气,才能真正完成黔茶三年行动之重任。

正是基于贵州茶的战略机会(有望成为绿茶品类代表),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实施好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去实现这一蓝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