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神州大地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新潮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城市,贵阳如果再走逐步工业化的老路、产业梯次转移的老路,重污染城市的今天就是贵阳的明天。要想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实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目标,在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前提下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做好创新驱动这篇大文章。
贵阳的创新要素比较缺乏,要想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必须借助外脑、走合作共赢之路。在科技部、工信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贵阳与北京在2013年9月8日签署合作协议,拉开了京筑两地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序幕,致力于探索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在贵阳,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径,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树立发展的信心、坚持的恒心、实干的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满怀豪情、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第一,要有发展的信心。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对于贵阳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无疑会面临许多新困难、新挑战。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我们在分析不足的同时,更要看到优势、利用好优势。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干部群众谋发展、求富裕的迫切愿望,以及民族医药、矿产产业等颇具特色的产业基础,都为贵阳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更为难得的是北京市的全力支持。京筑合作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倾力帮助下,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揭牌运转,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安家落户,大批科技合作项目扎实推进,技术转移达到数十亿元。创新发明并不神秘,人人可为、人人可做。只要我们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坚定走创新之路的信心,凝神聚力谋发展、满腔热情促合作、扎扎实实搭平台,就一定能把生态、资源、区位、政策、产业等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创新的优势,探索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的“贵阳模式”。
第二,要有坚持的恒心。一年多来,贵阳市不仅引进核心的要素、关键的企业,更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我们在金融、人才、政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把孵化器的培育放在比生产线的引进更重要的位置,把创新平台的建设放在比引进重大项目更重要的位置,把优秀人才的引进放在比重点产品投产更重要的位置。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已经使贵阳和北京初步实现了“同城待遇”,搭起了跨越发展的“登天云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与传统的招商引资“今天买设备、明天出产品”不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时间和过程,创新驱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着眼于贵阳的长远发展,打基础、建平台。
第三,要有实干的决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既不能追求一时一事的轰动效应,也不能搞表面鲜亮的“形象工程”,必须从具体的事情一件一件做起,把具体的任务一个一个落实。贵阳正开展的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三找”活动,就是要从各项具体工作抓起,找出问题所在、差距所在、路径所在。我们要以垒土成山的精神,困难面前不回避、挑战面前不退缩,敢作敢当,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积小胜为大胜,扎扎实实推进京筑合作,让创新的种子在贵阳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通过北京、贵阳两地的科技合作、协同发展,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蹚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