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第四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发布了“中国旅游风云榜”,思南县从全国200多个评选县(市、区)中,经过组委会初评、大众投票、专家投票,最终荣获“2014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称号,这是贵州省唯一上榜县。
评选专家在对思南颁奖辞中说:“思南成功创造了属于当地的旅游品牌,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模发展,共同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其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值得后发赶超县(市、区)参考和借鉴”。
产城建设让城市“靓”起来
“每次回家,都会发现一些变化。这次感到最明显的就是城市变大了,也更‘靓’了。”现已定居贵阳的梁国赋回乡参加“乌江作家写思南”采风活动,心里感慨不已。
“发展旅游,其实也是在建设城镇!”县委书记胡洪成说,近年来思南县城的发展,除了基础公共设施的改善,更得益于思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旅游项目的支撑。
思南正在以“旧城提质改造,新区提速升级”为总体要求,按照“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产城互动、城乡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发展思路,坚持全域规划、多角度规划、精细化规划。
在城市功能建设上,思南推进老城改造,加强教育兴城,重点突出体现思南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古街道,并将明清古文化街——安化街放到乌江盐油古道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位,使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将思南地方民族工艺品、特色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销售,局部重现古城的风貌,提升、包装、打造修复思南的古建筑群,保留现代工业遗址。同时,加快推进思南中学新校区、职校新校区、新华文化综合体等教育园区项目,推进城市提质扩容。
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全力推进滨江新城和“乌江明珠”建设步伐。正在新建的城北温泉城所催生出的温泉大道,两旁绿树成荫。随着这条大道的新建,思南城北一批又一批项目正在让昔日荒坡“变身”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城。其中,天街工程独树一帜,建成后必将成为代表思南山城的又一个新地标。
胡洪成介绍说:“‘景城融合、产城互动、教旅一体’是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新举措,是践行‘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的新途径,是思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我们将倾力打造旅游精品,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大笔如椽,奏响‘黔中首郡·明珠思南’品牌。”
生态保护让思南“绿”起来
白鹭湖以其山水画卷似的风光引来游人无数;四野屯自然保护区以其原生态的环境吸引专家目光;万圣山以其紧邻县城的优势,正在成为新的旅游景点;青杠坡镇楠木群以其古老高大,引人注目……
“保护这些优势自然资源,一方面为旅游发展增添‘底气’、积淀资本,另一方面更是催生了大众对生态建设的新认识,使之成为‘美丽思南’建设指引。”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思南人认识清晰。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十二五”以来,思南县抢抓各种政策机遇,深入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到2013年底,全县森林面积达149万亩,森里覆盖率为44.52%,比“十一五”期末增长8.75个百分点。
生态要保护,也得会建设。思南结合全县资源优势,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依托,紧紧围绕棕榈、核桃、油茶、竹子等主导产业,狠抓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林业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按照规划,2014年至2020年期间,思南县将以发展茶叶、棕榈等地方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退耕还林工程项目236979亩。届时,将会为当地提供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5万个,增加群众直接经济收益71094万元。
农旅互动让农业“游”起来
无论是搞旅游,还是搞农业,都是思南“产业兴县”的战略显现,是推进产业建设的重大方略,更是加快产业链建设的有效抓手。
农旅如何互动?“给农业赋予‘旅游’的内核,打上‘旅’字号,让农业‘游’起来。”县长刘云成的解释简单、有力,“通过资源、技术、资金、产品和市场的五重融合,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互动融合发展。”
为切实发挥农业园区的实际价值,思南县围绕振兴旅游业,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始终把休闲观光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塘头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就是该县园区景区化的范本。
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各式各样的先进农业生产设备,看上去别致美观。葱茏的各种农作物,一道道葡萄藤观光走廊,共同构成一幅立体的山水画。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休闲观光式的加快发展,园区越来越吸引外界的眼球,目前,已成功晋升为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
精致与大气并进,正将思南现代农业载向新的发展里程。规划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张家寨茶区先行先试,也已经被列为省级园区。该园区在有效解决大片土地撂荒的同时,正以生态养殖为辅,着力发展集农家乐、休闲垂钓、山地自行车自助游(赛)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让大片大片的生态茶在价值上得到充分挖掘利用。
“农业园区景区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会真正实现加速发展,让农业大县的地位得到巩固。”刘云成说。
职能转变让机制“活”起来
胡洪成认为,只有坚持不懈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才能真正让机制“活”起来。
按照这个思路,思南正积极创新举措,增强跨越的动力。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模式,创新发展思路,拓宽投融资渠道,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体系,合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组建招商军团,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开发优势旅游资源。同时,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投入旅游产业,让社会资本激活旅游市场,产生投资“蝴蝶效应”。
创新经营模式,增加发展后劲。建立现代投融资体系,纳入市场化运作,把看点变成卖点,把资源变成产品,把旅游资源变成旅游经济,增加旅游发展活力,真正融入大旅游经济时代。
2012年,思南县引进乌江利民木业有限公司实施森林经营利用,低产林改造、林下种养殖等项目。项目的实施使林农收入流转费最高达44.28万元,户均达7.02万元,人均1.2万元以上。其中,已有70多户利用流转费分别投资种植业、养殖业或服务业,实现增收致富;有60多户利用流转费进行房屋改造或在集镇购房,改善了生活环境。
酒香也得会“吆喝”。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拍摄思南风光专题片,邀请旅行社到思南策划旅游精品线路,到客源地召开推介会,举办思南原创歌曲大赛和“石林杯”微电影大赛,持续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思南文化旅游独特的魅力在“叠加”。
2014年,思南县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42亿元,助推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随着一批批旅游资源被挖掘出来并加以科学利用,思南必将会真正迎来大旅游时代,实现经济社会的加速崛起。”胡洪成坚定地说。